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0.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0.3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0.4 关于“1892—1970”研究时段的选定 | 第15-17页 |
1 塞拉俱乐部的建立及早期活动(1892—1914) | 第17-26页 |
1.1 塞拉俱乐部的建立及宗旨 | 第17-20页 |
1.1.1 缪尔与组织建立 | 第17-18页 |
1.1.2 宗旨及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1.2 塞拉俱乐部的早期活动 | 第20-23页 |
1.2.1 推动约塞米蒂公园回归联邦控制 | 第21页 |
1.2.2 开展远足项目 | 第21-22页 |
1.2.3 领导赫奇赫奇反坝运动 | 第22-23页 |
1.3 小结 | 第23-26页 |
2 塞拉俱乐部的发展(1915—1945) | 第26-34页 |
2.1 塞拉俱乐部发展的背景 | 第26页 |
2.2 塞拉俱乐部发展时期的主要活动 | 第26-31页 |
2.2.1 推动公园管理机构的建立 | 第26-28页 |
2.2.2 建立和扩大加州公园 | 第28-30页 |
2.2.3 探索内华达山脉 | 第30-31页 |
2.3 小结 | 第31-34页 |
3 塞拉俱乐部的转型 (1945—1970) | 第34-61页 |
3.1 塞拉俱乐部转型的背景 | 第34-37页 |
3.1.1 战后美国社会的变化 | 第34-35页 |
3.1.2 战后塞拉俱乐部面临的挑战 | 第35-37页 |
3.2 塞拉俱乐部宗旨的转变 | 第37-41页 |
3.2.1 利奥波德土地伦理观念的渗入 | 第37-38页 |
3.2.2 塞拉俱乐部宗旨的修改 | 第38-39页 |
3.2.3 领导者理念的转变 | 第39-41页 |
3.3 塞拉俱乐部转型的主要活动 | 第41-58页 |
3.3.1 开展恐龙国家纪念碑反坝运动 | 第41-45页 |
3.3.2 拯救红杉林运动 | 第45-47页 |
3.3.3 推动《荒野法》建立 | 第47-50页 |
3.3.4 反对建立矿物王国滑雪胜地 | 第50-53页 |
3.3.5 开展大峡谷反坝运动 | 第53-57页 |
3.3.6 建立北瀑布国家公园 | 第57-58页 |
3.4 小结 | 第58-61页 |
4 塞拉俱乐部在推动美国自然保护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 | 第61-65页 |
4.1 保护美国荒野和国家公园 | 第61-62页 |
4.2 运用多种宣传策略积极宣传环保思想 | 第62-63页 |
4.3 运用立法诉讼手段以推动环境法律体系建立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