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0.1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0.1.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9-12页 |
0.1.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0.2 选题的基本内容及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3-15页 |
0.2.1 选题的基本内容 | 第13-14页 |
0.2.2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1 荒野协会建立的历史渊源及背景 | 第15-22页 |
1.1 荒野协会建立的历史渊源 | 第15-18页 |
1.1.1 18世纪及19世纪浪漫主义的盛行 | 第15-17页 |
1.1.2 19世纪70年代自然保护运动的兴起 | 第17-18页 |
1.2 荒野协会建立的背景 | 第18-22页 |
1.2.1 19世纪末美国“荒野热”的出现 | 第18-19页 |
1.2.2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公共政策的局限性 | 第19-22页 |
2 荒野协会的酝酿及成立 | 第22-31页 |
2.1 荒野协会的成立 | 第22-24页 |
2.1.1 荒野协会成立的动因 | 第22-23页 |
2.1.2 荒野协会成立的过程 | 第23-24页 |
2.2 马歇尔的荒野思想及其影响 | 第24-31页 |
2.2.1 罗伯特·马歇尔 | 第24-28页 |
2.2.2 罗伯特·马歇尔的荒野思想及影响 | 第28-31页 |
3 荒野协会的转变及发展(1945-1964) | 第31-38页 |
3.1 战后美国荒野面临新局面 | 第31-34页 |
3.1.1 荒野保护进入低谷时期 | 第31-32页 |
3.1.2 美国社会休闲趋势与日俱增 | 第32-34页 |
3.2 荒野协会的发展 | 第34-36页 |
3.2.1 积极推动荒野保护立法 | 第34-36页 |
3.3 扎尼泽的荒野思想及其影响 | 第36-38页 |
3.3.1 霍华德·扎尼泽 | 第36页 |
3.3.2 霍华德·扎尼泽的荒野思想及影响 | 第36-38页 |
4 荒野协会的斗争及主要保护活动 | 第38-48页 |
4.1 反建坝斗争 | 第38-41页 |
4.1.1 反对阿勒格尼河建坝 | 第38-39页 |
4.1.2 抵制埃科公园格林河建坝 | 第39-41页 |
4.2 反筑路斗争 | 第41-42页 |
4.2.1 抵制阿巴拉契亚山脉筑路 | 第41-42页 |
4.3 保护美国的荒野地区 | 第42-48页 |
4.3.1 保护奎提考-苏必利尔县荒野地区 | 第42页 |
4.3.2 推动奥林匹克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创建 | 第42-43页 |
4.3.3 划定大面积无路地区 | 第43-45页 |
4.3.4 保护圣戈尔戈尼奥荒野地区 | 第45-48页 |
5 荒野协会的历史评析 | 第48-54页 |
5.1 定义和捍卫荒野的思想 | 第48-52页 |
5.1.1 定义荒野 | 第48-49页 |
5.1.2 捍卫荒野的思想 | 第49-50页 |
5.1.3 强调荒野对美国的特殊价值 | 第50-52页 |
5.2 将荒野纳入法律保护之下 | 第52-54页 |
5.2.1 1964年《荒野法》的通过 | 第52-53页 |
5.2.2 激发美国公众对荒野价值的笃定 | 第53-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