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21页 |
1.2.1 公路隧道运营风险评估 | 第15-16页 |
1.2.2 运营安全风险对策措施 | 第16-17页 |
1.2.3 国外隧道交通安全管理主要做法 | 第17-21页 |
1.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21-22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风险源辨识 | 第24-64页 |
2.1 公路隧道(群)运营风险源辨识概述 | 第24-26页 |
2.2 公路隧道(群)运营风险事故统计 | 第26-44页 |
2.2.1 运营交通事故 | 第26-35页 |
2.2.2 土建结构事故 | 第35-37页 |
2.2.3 危险品运输事故 | 第37-40页 |
2.2.4 火灾事故 | 第40-43页 |
2.2.5 自然灾害及其他事故 | 第43-44页 |
2.3 公路隧道(群)运营事故分析 | 第44-51页 |
2.3.1 运营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2.3.2 基于运营事故类型的分析 | 第45-48页 |
2.3.3 隧道群连接段运营风险源分析 | 第48-49页 |
2.3.4 隧道群不良线形组合段运营安全风险源分析 | 第49-51页 |
2.4 公路隧道(群)总体及重点风险源辨识 | 第51-62页 |
2.4.1 公路隧道(群)运营管理风险源辨识 | 第51-55页 |
2.4.2 公路隧道(群)机电设施风险源辨识 | 第55-59页 |
2.4.3 公路隧道(群)土建结构风险源辨识 | 第59-60页 |
2.4.4 公路隧道(群)交通环境风险源辨识 | 第60-62页 |
2.4.5 公路隧道(群)重点风险源识别 | 第6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三章 高速公路运营安全评估方法 | 第64-84页 |
3.1 基于指标体系的高速公路特殊路段运营安全评估方法 | 第64-69页 |
3.1.1 交通设施安全评价 | 第65页 |
3.1.2 交通流指标评价 | 第65-66页 |
3.1.3 运营管理指标评价 | 第66页 |
3.1.4 交通事故指标评价 | 第66-67页 |
3.1.5 环境指标评价 | 第67-69页 |
3.1.6 总体指标评价 | 第69页 |
3.2 公路隧道运营状态综合评价方法 | 第69-83页 |
3.2.1 评价基本要求 | 第69-71页 |
3.2.2 隧道土建结构评价 | 第71-73页 |
3.2.3 交通环境评价 | 第73-74页 |
3.2.4 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状态评价 | 第74-82页 |
3.2.5 隧道交通状态评价 | 第82-83页 |
3.2.6 总体运营状态评价 | 第8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评估方法 | 第84-118页 |
4.1 公路隧道群定义 | 第84-86页 |
4.2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评估方法 | 第86-87页 |
4.3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因子 | 第87-104页 |
4.3.1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概述 | 第87-88页 |
4.3.2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因子评价模型 | 第88-91页 |
4.3.3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参数类别 | 第91-104页 |
4.4 公路隧道(群)运营风险因子 | 第104-113页 |
4.4.1 公路隧道(群)运营风险概述 | 第104页 |
4.4.2 公路隧道(群)运营风险因子评价模型 | 第104-106页 |
4.4.3 公路隧道(群)运营风险参数类别 | 第106-113页 |
4.5 安全评估注意事项及限制 | 第113-115页 |
4.5.1 安全评估注意事项 | 第113页 |
4.5.2 安全限制 | 第113-115页 |
4.6 应用实例 | 第115-116页 |
4.6.1 工程概况 | 第115页 |
4.6.2 某隧道群运营安全因子计算 | 第115页 |
4.6.3 某隧道群运营风险因子计算 | 第115-116页 |
4.6.4 某隧道群运营安全等级计算 | 第116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16-118页 |
第五章 不良线形组合段运营安全评估方法 | 第118-135页 |
5.1 不良线形组合段定义 | 第118-119页 |
5.2 不良线形组合段运营安全评估方法 | 第119-134页 |
5.2.1 不良线形组合段运营安全因子 | 第119-125页 |
5.2.2 不良线形组合段运营风险因子 | 第125-133页 |
5.2.3 安全评估注意事项及限制 | 第133-13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34-135页 |
第六章 公路隧道(群)运营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 第135-156页 |
6.1 隧道(群)总体措施 | 第135-139页 |
6.1.1 隧道平面线形 | 第135-136页 |
6.1.2 隧道纵面线形 | 第136-137页 |
6.1.3 隧道横断面 | 第137-138页 |
6.1.4 隧道路面 | 第138-139页 |
6.2 隧道(群)照明和诱导设施 | 第139-140页 |
6.2.1 隧道照明设施 | 第139页 |
6.2.2 隧道诱导设施 | 第139-140页 |
6.2.3 隧道进口特别措施 | 第140页 |
6.3 隧道(群)交通与控制设施 | 第140-144页 |
6.3.1 标志 | 第140-141页 |
6.3.2 标线及视线诱导设施 | 第141-142页 |
6.3.3 风险防控措施 | 第142页 |
6.3.4 隧道标志、标线设置 | 第142-143页 |
6.3.5 隧道入口交安设施 | 第143-144页 |
6.4 隧道监控管理设施 | 第144-146页 |
6.4.1 隧道管理设施 | 第144页 |
6.4.2 隧道监控设施 | 第144-146页 |
6.5 隧道群特别措施 | 第146-148页 |
6.6 特殊线形安全设计 | 第148-153页 |
6.6.1 长直线安全设计 | 第148页 |
6.6.2 长大下坡安全设计 | 第148-152页 |
6.6.3 弯坡组合路段安全设计 | 第152-153页 |
6.7 隧道与互通式立体交叉 | 第153-155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55-15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6-158页 |
7.1 结论 | 第156-157页 |
7.2 展望 | 第157-158页 |
参考文献 | 第158-163页 |
附录 | 第163-171页 |
附录A 北屏-罗家梁隧道群基本资料 | 第163页 |
附录B 北屏-罗家梁隧道群运营安全参数计算表 | 第163-170页 |
附录C 北屏-罗家梁隧道群运营风险参数计算表 | 第170-171页 |
致谢 | 第171-17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72-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