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5-16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第20-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2.1.1 城市管理 | 第20-21页 |
2.1.2 园林绿化 | 第21页 |
2.1.3 城市园林绿化管理 | 第21-22页 |
2.2 理论依据 | 第22-25页 |
2.2.1 无缝隙政府理论 | 第22-23页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3页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第3章 宿迁市城区园林绿化管理现状分析 | 第25-42页 |
3.1 宿迁市城区园林绿化管理采取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 第26-34页 |
3.1.1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 | 第27-30页 |
3.1.2 创新管理制度 | 第30-31页 |
3.1.3 完善管理手段 | 第31-32页 |
3.1.4 实行标准化管理 | 第32-33页 |
3.1.5 加强市场监管 | 第33页 |
3.1.6 建立动态考核机制 | 第33-34页 |
3.2 宿迁城区园林绿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38页 |
3.2.1 管理过程缺乏协调性 | 第34-35页 |
3.2.2 管理模式不够灵活 | 第35-36页 |
3.2.3 管理队伍力量薄弱 | 第36-37页 |
3.2.4 监督作用发挥不够 | 第37-38页 |
3.2.5 法律制度保障不完善 | 第38页 |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3.3.1 缺乏部门联动协调机制 | 第38-39页 |
3.3.2 单一化管理模式缺乏活力 | 第39页 |
3.3.3 财政经费和人员编制紧张 | 第39-40页 |
3.3.4 长效监管机制欠缺 | 第40-41页 |
3.3.5 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 第41-42页 |
第4章 国外及国内其它地区园林绿化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42-49页 |
4.1 国外园林绿化管理概况 | 第42-43页 |
4.1.1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园林绿化管理 | 第42页 |
4.1.2 日本东京都园林绿化管理 | 第42-43页 |
4.1.3 新加坡园林绿化管理 | 第43页 |
4.2 国内其他地区园林绿化管理概况 | 第43-45页 |
4.2.1 河南省濮阳市园林绿化管理 | 第44页 |
4.2.2 四川省德阳市园林绿化管理 | 第44-45页 |
4.2.3 江苏省常州市园林绿化管理 | 第45页 |
4.3 经验借鉴 | 第45-49页 |
4.3.1 转变管理职能 | 第45-46页 |
4.3.2 加强管理制度设计 | 第46页 |
4.3.3 拓宽经费投入渠道 | 第46-47页 |
4.3.4 加强法制化管理 | 第47页 |
4.3.5 注重管理中大数据技术运用 | 第47-49页 |
第5章 完善宿迁市城区园林绿化管理工作的措施 | 第49-58页 |
5.1 改革现有管理体制 | 第49-51页 |
5.1.1 理顺园林绿化管理体系 | 第49-50页 |
5.1.2 合理设置管理机构 | 第50页 |
5.1.3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 第50-51页 |
5.2 明确园林绿化管理的职责定位 | 第51-53页 |
5.2.1 严格划分管理级别 | 第51页 |
5.2.2 优化城市园林绿化格局 | 第51-52页 |
5.2.3 发挥行业指导作用 | 第52-53页 |
5.3 提高管理工作的创新水平 | 第53-55页 |
5.3.1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管理方法 | 第53页 |
5.3.2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 第53-54页 |
5.3.3 建立数字园林绿化管理系统 | 第54-55页 |
5.4 加强园林绿化管理的保障机制建设 | 第55-58页 |
5.4.1 加强管理人才培养 | 第55页 |
5.4.2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 第55-56页 |
5.4.3 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 第56-57页 |
5.4.4 健全监督考核体系 | 第57-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