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枣园旧址红色旅游公路建设必要性分析 | 第16-32页 |
2.1 区域概况 | 第16页 |
2.2 建设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2.3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 | 第18-23页 |
2.3.1 社会经济现状 | 第18-20页 |
2.3.2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 第20-23页 |
2.4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 | 第23-24页 |
2.4.1 综合交通运输现状 | 第23页 |
2.4.2 相关道路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2.5 交通量预测 | 第24-31页 |
2.5.1 预测思路与方法 | 第24-25页 |
2.5.2 预测特征年确定 | 第25页 |
2.5.3 常规交通量预测 | 第25-28页 |
2.5.4 旅游交通量预测 | 第28-30页 |
2.5.5 拟建项目交通量预测结果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枣园旧址红色旅游公路技术可行性分析 | 第32-41页 |
3.1 建设条件分析 | 第32-35页 |
3.1.1 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 | 第32-33页 |
3.1.2 制约建设方案的其他主要因素 | 第33-34页 |
3.1.3 筑路材料 | 第34-35页 |
3.2 拟建道路技术标准选择 | 第35-38页 |
3.2.1 技术等级的拟定 | 第35-36页 |
3.2.2 设计速度的选择 | 第36页 |
3.2.3 通行能力的计算 | 第36-37页 |
3.2.4 车道数测算 | 第37-38页 |
3.3 主要技术标准 | 第38-39页 |
3.4 推荐方案概况 | 第39-40页 |
3.4.1 路线起终点、走向、主要控制点 | 第39页 |
3.4.2 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枣园旧址红色旅游公路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41-54页 |
4.1 投资估算 | 第41-45页 |
4.1.1 编制原则 | 第41页 |
4.1.2 编制依据 | 第41-42页 |
4.1.3 各项费用取值标准 | 第42-44页 |
4.1.4 估算结果 | 第44-45页 |
4.2 资金筹措 | 第45页 |
4.3 国民经济评价 | 第45-53页 |
4.3.1 参数选择与确定 | 第45页 |
4.3.2 经济费用调整 | 第45-47页 |
4.3.3 经济效益计算 | 第47-50页 |
4.3.4 经济费用分析指标计算 | 第50页 |
4.3.5 敏感性分析 | 第50-51页 |
4.3.6 经济评价结果 | 第51-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枣园旧址红色旅游公路环境影响、节能、社会评价 | 第54-62页 |
5.1 环境影响评价 | 第54-56页 |
5.1.1 推荐方案对工程环境的影响 | 第54-55页 |
5.1.2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 第55-56页 |
5.2 节能评价 | 第56-58页 |
5.2.1 耗油影响因素分析 | 第56页 |
5.2.2 燃油节约计算 | 第56-58页 |
5.2.3 节能评价结论 | 第58页 |
5.3 社会评价 | 第58-61页 |
5.3.1 社会影响分析 | 第58-59页 |
5.3.2 互适性分析 | 第59-60页 |
5.3.3 社会风险分析 | 第60页 |
5.3.4 社会评价结论 | 第60-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