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城市和海洋边界层大气硫酸盐和硝酸盐形成机制的过量17O示踪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43页
    1.1 气溶胶简介第13-15页
    1.2 硫酸盐气溶胶第15-20页
    1.3 大气硝酸盐第20-22页
    1.4 稳定同位素第22-29页
        1.4.1 过量~(17)O第23-27页
        1.4.2 氮同位素第27-29页
    1.5 研究背景和目标第29-31页
    参考文献第31-43页
第2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第43-67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43-44页
        2.1.1 北京市第43页
        2.1.2 上海市第43-44页
        2.1.3 北冰洋第44页
    2.2 样品采集第44-49页
        2.2.1 PM_(2.5)样品采集第47-48页
        2.2.2 TSP样品采集及臭氧在线观测第48页
        2.2.3 辅助数据获取第48-49页
    2.3 样品处理和分析第49-51页
        2.3.1 无机水溶性离子第49-50页
        2.3.2 硫酸盐氧同位素第50页
        2.3.3 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第50-51页
    2.4 基于观测的计算评估第51-61页
        2.4.1 非均相硫酸盐总体产生速率第51-52页
        2.4.2 一次硫酸盐浓度评估第52页
        2.4.3 气相反应的硫酸盐产生速率第52-53页
        2.4.4 云中液相反应的硫酸盐产生速率第53-55页
        2.4.5 同位素约束硫酸盐形成途径第55-56页
        2.4.6 气溶胶液态水含量,pH和离子强度第56-57页
        2.4.7 痕量成分的溶解态浓度评估第57-59页
        2.4.8 气溶胶液态水中的硫酸盐产生速率评估第59-60页
        2.4.9 硝酸盐不同形成途径的相对重要性评估第60-61页
        2.4.10 模拟表层N_2O_5和NO_3自由基浓度第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第3章 北京灰霾期间硫酸盐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67-82页
    3.1 北京灰霾的总体特征第67-70页
    3.2 基于△~(17)O(SO_4~(2-))直接评估硫酸盐形成途径第70-71页
    3.3 基于△~(17)O(SO_4~(2-))约束的化学动力学计算第71-78页
    3.4 小结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第4章 北京灰霾期间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82-97页
    4.1 总体观测结果第82-85页
    4.2 △~(17)O(NO_3~-)与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第85-87页
    4.3 不同反应相对重要性的评估第87-90页
    4.4 对δ~(15)N(NO_3~-)数据的解释第90-93页
        4.4.1 传输过程中的同位素效应第90页
        4.4.2 硝酸盐形成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第90-91页
        4.4.3 NO和NO_2之间的同位素变换第91-92页
        4.4.4 NO_x排放源的影响第92-93页
    4.5 小结第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第5章 上海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第97-117页
    5.1 总体观测结果第97-100页
    5.2 对△~(17)O(NO_3~-)数据的解释第100-104页
        5.2.1 不同反应相对重要性的评估第100-101页
        5.2.2 日夜变化的指示意义第101-104页
    5.3 对δ~(15)N(NO_3~-)数据的解释第104-112页
        5.3.1 1月24日至1月28日第105-107页
        5.3.2 2月24日至3月4日第107-109页
        5.3.3 3月23日至5月18日第109-110页
        5.3.4 6月15日至6月30日第110-112页
    5.4 北京和上海数据对比第112-114页
        5.4.1 不同PM_(2.5)浓度下数据对比第112-113页
        5.4.2 △~(17)O(NO_3~-)和δ~(15)N(NO_3~-)与其他参数关系对比第113-114页
    5.5 小结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7页
第6章 北极海洋边界层大气硫酸盐和硝酸盐同位素观测第117-127页
    6.1 总体观测结果第117-119页
    6.2 同位素与潜在船舶污染的联系第119-121页
    6.3 对同位素数据的讨论第121-124页
    6.4 小结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27页
第7章 结论和展望第127-130页
    7.1 结论第127-128页
    7.2 展望第128-130页
致谢第130-131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成果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和氮素的迁移控制研究
下一篇:淮南大通煤矿资源枯竭矿区生态修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