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国际背景第11页
        1.1.2 国内背景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新课程实施的必然选择第12-13页
        1.2.2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第13页
    1.3 研究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5页
        1.4.1 文献法第13-14页
        1.4.2 评价研究法第14页
        1.4.3 开发性研究法第14-15页
第2章 系统设计理论概述第15-22页
    2.1 项目反应理论(IRT,ItemResponseTheory)第15-16页
        2.1.1 IRT概述第15页
        2.1.2 IRT模式第15-16页
    2.2 极大似然估计(MLE)第16页
    2.3 标准参照测验(CRT)第16-19页
        2.3.1 标准参照测验的信度第17页
        2.3.2 标准参照测验的效度第17-18页
        2.3.3 标准参照测验的划界分数设置方法第18-19页
    2.4 矩阵取样技术第19-22页
        2.4.1 矩阵取样技术概述第19-20页
        2.4.2 矩阵取样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2页
第3章 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第22-28页
    3.1 初中数学学科课程标准第22-25页
        3.1.1 学科能力目标领域标准第22-23页
        3.1.2 学科知识内容领域标准第23-25页
    3.2 基于课程标准的测验命题双向细目表第25页
    3.3 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第25-27页
        3.3.1 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知识种类一致性分析第26页
        3.3.2 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知识深度一致性分析第26页
        3.3.3 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知识广度一致性分析第26-27页
        3.3.4 学业成就评价与课程标准样本平衡一致性分析第27页
    3.4 总结第27-28页
第4章 系统数据处理方法第28-34页
    4.1 个人成就数据分析第28-29页
        4.1.1 原始小分第28页
        4.1.2 标准分数(Z)第28页
        4.1.3 百分等级(Pr)第28-29页
    4.2 班级成就数据分析第29-31页
        4.2.1 标准差(δ)第29页
        4.2.2 标准-Z第29页
        4.2.3 峰度系数(KU)第29-30页
        4.2.4 偏度系数(SK)第30页
        4.2.5 标准误差(SE)第30页
        4.2.6 差异系数(CV)第30页
        4.2.7 等级类型第30-31页
        4.2.8 得分分布类型第31页
    4.3 试卷质量数据分析第31-34页
        4.3.1 难度系数(P)第31页
        4.3.2 区分度系数(D)第31-32页
        4.3.3 信度系数(α)第32-33页
        4.3.4 试题得分率(R)第33-34页
第5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第34-37页
    5.1 系统开发需求分析第34页
    5.2 关键开发技术理论第34-37页
        5.2.1 Asp.Net技术+三层架构第34-35页
        5.2.2 AJAX技术第35页
        5.2.3 开发平台VS2010第35-36页
        5.2.4 MicrosoftSqlSever2008第36-37页
第6章 系统开发流程设计与功能分析第37-41页
    6.1 系统开发流程设计第37-38页
    6.2 系统开发功能分析第38-40页
        6.2.1 系统管理第39页
        6.2.2 学科课程标准管理第39页
        6.2.3 考试管理第39-40页
        6.2.4 数据分析管理第40页
        6.2.5 学业成就评价管理第40页
    6.3 总结第40-41页
第7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第41-51页
    7.1 概念数据模型设计第41-44页
        7.1.1 考试设置信息E-R模型第41-42页
        7.1.2 试卷小题定义信息E-R模型第42-43页
        7.1.3 试卷质量分析E-R模型第43页
        7.1.4 系统全局E-R模型第43-44页
    7.2 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设计第44-51页
        7.2.1 管理员信息表(tb_manager)第44-45页
        7.2.2 学生信息表(tb_student)第45页
        7.2.3 学科课程知识内容表(tb_standard_content_library)第45-46页
        7.2.4 学科课程能力目标表(tb_standard_ability_library)第46页
        7.2.5 考试定义表(tb_exam)第46-47页
        7.2.6 科目定义表(tb_exam_subject)第47页
        7.2.7 小题定义表(tb_exam_question)第47-48页
        7.2.8 学生小题得分表(tb_student_question_score)第48页
        7.2.9 考生总分表(tb_student_total_score)第48-49页
        7.2.10 试卷质量分析表(tb_examination_paper_analysis)第49-50页
        7.2.11 考试质量班级分析表(tb_examinations_class_analysis)第50-51页
第8章 系统功能实现第51-63页
    8.1 系统三层架构设计与实现第51-54页
        8.1.1 系统三层架构设计第51-52页
        8.1.2 系统架构具体实现第52-54页
    8.2 系统框架设计第54-56页
        8.2.1 数据公共访问方法DBUtility第54页
        8.2.2 数据访问 DAL第54-55页
        8.2.3 公共方法Common第55页
        8.2.4 界面Web第55-56页
    8.3 系统功能实现第56-63页
        8.3.1 系统登录功能第56-57页
        8.3.2 课程标准库第57-58页
        8.3.3 考试设置功能第58-60页
        8.3.4 数据分析功能第60-61页
        8.3.5 系统管理功能第61-63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9.1 总结第63-64页
    9.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A GetSingle方法的实现代码第67-68页
附录B Add方法的实现代码第68-69页
附录C GetAverge方法的实现代码第69-70页
附表D btnSave_Click方法的实现代码第70-73页
致谢第73-75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高三学生预制语块习得与其英语阅读能力关系之实证研究
下一篇:智慧校园环境下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