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4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2-19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1.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28页 |
1.2.1 财政支出竞争的存在性 | 第19-21页 |
1.2.2 财政支出竞争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1.2.3 财政竞争与经济效率相关研究 | 第24-26页 |
1.2.4 财政支出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28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30-3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30-31页 |
1.4.2 创新点 | 第31页 |
1.4.3 不足之处 | 第31-34页 |
第二章 财政支出竞争相关理论 | 第34-46页 |
2.1 政府行为理论 | 第34-37页 |
2.2 政府竞争理论 | 第37-38页 |
2.3 财政分权理论 | 第38-40页 |
2.4 委托代理理论 | 第40-42页 |
2.5 经济增长理论 | 第42-46页 |
第三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特点及存在性证明 | 第46-64页 |
3.1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特点 | 第46-55页 |
3.1.1 竞争产生的制度背景:财政分权改革 | 第46-47页 |
3.1.2 竞争产生的政治背景:特殊的官员晋升机制 | 第47-49页 |
3.1.3 竞争产生的现实背景:充裕的劳动力及稀缺的资本 | 第49-50页 |
3.1.4 竞争的不规范性: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 第50-52页 |
3.1.5 竞争的行为方式:改变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 | 第52-54页 |
3.1.6 竞争的行为后果:经济增长与效率损失并存 | 第54-55页 |
3.2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存在性的检验 | 第55-64页 |
3.2.1 空间计量模型简介 | 第55-57页 |
3.2.2 空间权重矩阵简介 | 第57-58页 |
3.2.3 财政支出竞争存在性证明 | 第58-64页 |
第四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64-84页 |
4.1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的经济增长效应 | 第64-68页 |
4.1.1 正效应 | 第64-65页 |
4.1.2 负效应 | 第65-68页 |
4.2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分析 | 第68-74页 |
4.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经济增长效应的度量 | 第74-84页 |
4.3.1 莫兰指数与空间矩阵的选择 | 第74-76页 |
4.3.2 模型的设定 | 第76页 |
4.3.3 指标说明和数据处理 | 第76-77页 |
4.3.4 估计结果 | 第77-84页 |
第五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84-92页 |
5.1 经济学中的效率 | 第84-89页 |
5.1.1 亚当·斯密的效率观 | 第84页 |
5.1.2 边际学派效率理论 | 第84-85页 |
5.1.3 福利经济学派效率理论 | 第85-86页 |
5.1.4 Farrell的效率理论 | 第86-87页 |
5.1.5 X效率理论 | 第87-88页 |
5.1.6 诺斯的适应性效率(adaptiveefficiency) | 第88-89页 |
5.2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非效率因素分析 | 第89-92页 |
5.2.1 制度的适应性效率低 | 第89-90页 |
5.2.2 无序竞争或恶性竞争的存在 | 第90页 |
5.2.3 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 第90-91页 |
5.2.4 缺乏完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导致X-无效率 | 第91-92页 |
第六章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效率损失实证研究 | 第92-114页 |
6.1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的测算 | 第93-105页 |
6.1.1 DEA基本原理 | 第93-94页 |
6.1.2 DEA模型选择 | 第94-101页 |
6.1.3 投入产出指标选择 | 第101-103页 |
6.1.4 结果分析 | 第103-105页 |
6.2 财政支出竞争对支出效率的影响 | 第105-114页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第106-107页 |
6.2.2 主要变量说明 | 第107-109页 |
6.2.3 计量检验与结果 | 第109-114页 |
第七章 规范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竞争行为的政策建议 | 第114-122页 |
7.1 建设服务型政府,在竞争中实现互利合作 | 第114-115页 |
7.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财权 | 第115-116页 |
7.3 重新审视地方政府激励机制 | 第116-117页 |
7.4 建立健全财政监督机制,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 第117-118页 |
7.5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 第118-120页 |
7.6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 | 第120-122页 |
结论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附录 | 第134-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