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多孔混凝土路面材料的性能研究与制备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多孔混凝土材料 | 第11-14页 |
1.2.1 多孔混凝土材料概述 | 第11页 |
1.2.2 多孔混凝土材料的分类 | 第11-12页 |
1.2.3 多孔混凝土材料的优势 | 第12-13页 |
1.2.4 多孔混凝土材料的用途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6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1.5.1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5.3 本课题创新点 | 第18-19页 |
2.试验原料、设备及性能检测 | 第19-31页 |
2.1 试验原料及基本性能 | 第19-24页 |
2.1.1 水泥 | 第19页 |
2.1.2 粗骨料 | 第19-21页 |
2.1.3 粉煤灰 | 第21-22页 |
2.1.4 绿泥石粉 | 第22-23页 |
2.1.5 胶结剂 | 第23-24页 |
2.1.6 水 | 第24页 |
2.2 试验设备 | 第24-25页 |
2.3 多孔混凝土的试验工艺 | 第25页 |
2.4 性能检测 | 第25-31页 |
2.4.1 抗压强度检测 | 第25-26页 |
2.4.2 抗弯拉强度检测 | 第26-27页 |
2.4.3 抗冻性试验 | 第27-28页 |
2.4.4 透水系数试验 | 第28-29页 |
2.4.5 吸声性能试验 | 第29-31页 |
3.试验参数的确定 | 第31-35页 |
3.1 试验方案 | 第31页 |
3.2 基本配比确定 | 第31-34页 |
3.2.1 配合比设计原理 | 第31页 |
3.2.2 配合比参数的确定 | 第31-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5-43页 |
4.1 正交试验设计 | 第35页 |
4.2 试验配合比 | 第35-36页 |
4.3 抗压强度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4.4 抗弯拉强度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5 透水系数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多孔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43-52页 |
5.1 概述 | 第43页 |
5.2 多孔混凝土材料的结构特点及受力特征 | 第43-44页 |
5.3 多孔混凝土的强度影响因素 | 第44-49页 |
5.3.1 粗骨料种类对多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5.3.2 颗粒级配对多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45-47页 |
5.3.3 水胶比对多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5.4 多孔混凝土材料的抗冻性能研究 | 第49-5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多孔混凝土的透水、吸声性能研究 | 第52-62页 |
6.1 多孔混凝土的透水性研究 | 第52-57页 |
6.1.1 空隙率的测定 | 第52-53页 |
6.1.2 有效空隙率与全空隙率的关系 | 第53-54页 |
6.1.3 透水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54-57页 |
6.2 多孔混凝土的吸声性能研究 | 第57-61页 |
6.2.1 多孔混凝土的吸声机理 | 第57页 |
6.2.2 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57-6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7.多孔混凝土的路面施工技术 | 第62-67页 |
7.1 多孔混凝土的路面成型工艺 | 第62-64页 |
7.1.1 浇筑 | 第62-63页 |
7.1.2 振捣 | 第63页 |
7.1.3 辊压 | 第63-64页 |
7.1.4 表面处理 | 第64页 |
7.2 多孔混凝土的养护及后期维护 | 第64-65页 |
7.2.1 多孔混凝土的养护 | 第64-65页 |
7.2.2 多孔混凝土的维护 | 第65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8.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