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轨电车应急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5页 |
2 现代有轨电车应急交通组织理论 | 第15-29页 |
2.1 突发事件的定义及特征 | 第15-20页 |
2.1.1 突发事件的定义 | 第15-17页 |
2.1.2 突发事件的特征 | 第17-20页 |
2.2 突发事件的影响 | 第20-24页 |
2.2.1 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对现代有轨电车的影响 | 第21-24页 |
2.3 应急交通管理 | 第24-28页 |
2.3.1 应急交通管理组成 | 第24-26页 |
2.3.2 应急交通管理措施 | 第26-27页 |
2.3.3 应急车辆界定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车辆检测器设置 | 第29-34页 |
3.1 社会车辆检测器设置 | 第29-30页 |
3.2 应急车辆检测器设置 | 第30-32页 |
3.2.1 应急车辆行驶方向为绿灯信号 | 第31页 |
3.2.2 应急车辆行驶方向为黄灯信号 | 第31页 |
3.2.3 应急车辆行驶方向为红灯信号 | 第31-32页 |
3.3 现代有轨电车检测器的设置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应急情况下现代有轨电车信号控制模型 | 第34-42页 |
4.1 条件假设 | 第35页 |
4.2 控制逻辑 | 第35-36页 |
4.3 模型建立 | 第36-41页 |
4.3.1 第一阶段模型 | 第37-38页 |
4.3.2 第二阶段模型 | 第38-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实例仿真 | 第42-52页 |
5.1 VISSIM简介 | 第42-44页 |
5.2 模型验证 | 第44-5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6 结论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