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9页 |
1.2 问题描述 | 第19-20页 |
1.3 图像认证技术的发展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和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图像感知哈希技术 | 第23-33页 |
2.1 图像感知哈希的基本概念 | 第23-28页 |
2.1.1 图像感知哈希的定义 | 第23-24页 |
2.1.2 图像感知哈希的性质 | 第24-25页 |
2.1.3 图像感知哈希的基本框架 | 第25-26页 |
2.1.4 图像感知哈希的距离度量与匹配 | 第26-28页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8-30页 |
2.3 图像感知哈希算法的性能评估 | 第30-32页 |
2.3.1 鲁棒性、抗碰撞性的评估 | 第30-31页 |
2.3.2 安全性的评估 | 第31-32页 |
2.3.3 性能折中分析 | 第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人类视觉系统 | 第33-40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人类视觉系统 | 第33-34页 |
3.2.1 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构造 | 第33-34页 |
3.2.2 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特性 | 第34页 |
3.3 人类视觉系统模型 | 第34-39页 |
3.3.1 经典的Watsom视觉模型 | 第36-37页 |
3.3.2 基于结构相似度的SSIM模型 | 第37-39页 |
3.4 人类视觉系统模型与感知哈希算法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基于正则化和Watson视觉模型的感知哈希技术 | 第40-50页 |
4.1 引言 | 第40页 |
4.2 图像感知哈希算法 | 第40-41页 |
4.3 图像特征提取 | 第41-43页 |
4.3.1 正则化 | 第41-43页 |
4.3.2 特征提取 | 第43页 |
4.4 算法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3-49页 |
4.4.1 区分性测试 | 第43-45页 |
4.4.2 鲁棒性测试 | 第45-47页 |
4.4.3 安全性测试 | 第47-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基于感知哈希的盗版图像监测系统 | 第50-61页 |
5.1 图像感知哈希技术的应用 | 第50-52页 |
5.1.1 盗版图像的监测 | 第50-51页 |
5.1.2 网络上内容非法图像的上传检测 | 第51-52页 |
5.1.3 基于图像内容的检索 | 第52页 |
5.2 图像感知哈希技术的应用方案 | 第52-54页 |
5.3 功能与性能测试 | 第54-60页 |
5.3.1 区分性测试 | 第54-55页 |
5.3.2 系统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5.3.3 时间性能测试 | 第56-57页 |
5.3.4 淘宝网络中盗版图像监测测试 | 第57-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1-62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