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选题理由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理由 | 第11-12页 |
1.1.2 N大学的选择 | 第12-13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关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6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手段 | 第16-18页 |
1.3.1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1.3.2 比较研究法 | 第17页 |
1.3.3 案例研究法 | 第17页 |
1.3.4 无结构式访谈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8-2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高校筹资概念界定 | 第20-23页 |
2.1.1 教育资金 | 第20-21页 |
2.1.2 经费筹集 | 第21页 |
2.1.3 筹资机制筹资渠道 | 第21-22页 |
2.1.4 政府财政拨款 | 第22页 |
2.1.5 事业收入 | 第22页 |
2.1.6 社会捐赠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3-24页 |
2.2.2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4页 |
2.2.3 教育运作方式理论 | 第24-25页 |
2.2.4 成本分担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中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概述 | 第27-34页 |
3.1 中国高校教育经费结构变迁 | 第27-29页 |
3.1.1 单一政府渠道筹资(1949-1978) | 第27页 |
3.1.2 多元化渠道筹资(1979-1993) | 第27-28页 |
3.1.3 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元化的筹资模式(1994-至今) | 第28-29页 |
3.1.4 中国高校教育经费结构变迁评析 | 第29页 |
3.2 中国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 | 第29-34页 |
第4章 N大学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现状 | 第34-52页 |
4.1 N大学基本情况 | 第34-36页 |
4.1.1 N大学简介 | 第34页 |
4.1.2 学科建设 | 第34-35页 |
4.1.3 N大学教育事业发展情况 | 第35-36页 |
4.2 N大学筹资渠道 | 第36-44页 |
4.2.1 政府财政拨款 | 第37-38页 |
4.2.2 事业收入 | 第38-41页 |
4.2.3 社会捐助 | 第41-43页 |
4.2.4 校办产业 | 第43-44页 |
4.3 N大学教育经费支出概述 | 第44-52页 |
4.3.1 工资福利支出 | 第46-48页 |
4.3.2 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 第48-49页 |
4.3.3 项目支出 | 第49-50页 |
4.3.4 商品和服务支出 | 第50-52页 |
第5章 N大学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7页 |
5.1 教育经费投入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52-54页 |
5.1.1 总收入增长缓慢,过于依赖政府财政 | 第52-53页 |
5.1.2 学杂费比重过大,科研收入及成教收入少 | 第53-54页 |
5.1.3 社会捐助和校办产业的收入太低 | 第54页 |
5.2 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5.2.1 工资福利支出较少,激励作用较差 | 第55-56页 |
5.2.2 商品和服务支出较高 | 第56页 |
5.3 政府对高校拨款的层次性明显 | 第56-57页 |
第6章 改善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建议 | 第57-60页 |
6.1 增强高校自我创收能力 | 第57页 |
6.2 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 | 第57-58页 |
6.3 加大财政投入,兼顾公平 | 第58-6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