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 | 第12-15页 |
1.1.1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 | 第12-13页 |
1.1.2 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 | 第13页 |
1.1.3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 | 第13-14页 |
1.1.4 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 第14页 |
1.1.5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 | 第14-15页 |
1.2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1 土壤酶的多样性 | 第15-16页 |
1.2.2 影响土壤酶活性的因素 | 第16页 |
1.2.3 重金属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16页 |
1.3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 | 第16-20页 |
1.3.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 | 第17-18页 |
1.3.2 植物修复技术 | 第18-19页 |
1.3.3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理 | 第19-20页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0-22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Cd、Zn污染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2-34页 |
2.1 前言 | 第22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2.1 供试土壤 | 第22-23页 |
2.2.2 测试方法 | 第23-25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1页 |
2.3.1 Cd污染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影响 | 第26-28页 |
2.3.2 Zn污染对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影响 | 第28-29页 |
2.3.3 Cd、Zn复合污染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及交互作用 | 第29-31页 |
2.4 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新乡市某工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 第34-50页 |
3.1 前言 | 第34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34-36页 |
3.2.1 样品采集 | 第34-35页 |
3.2.2 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 | 第35-36页 |
3.2.3 土壤重金属形态的测试方法 | 第3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8页 |
3.3.1 土壤中重金属总量及形态分析 | 第36-40页 |
3.3.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40-48页 |
3.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某废弃氧化镉厂区内镉富集植物的筛选 | 第50-60页 |
4.1 前言 | 第50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50-53页 |
4.2.1 研究区概况 | 第50-51页 |
4.2.2 样品采集与物种鉴定 | 第51-52页 |
4.2.3 样品处理和检测方法 | 第52-53页 |
4.2.4 生物富集系数及转移系数计算方法 | 第53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4.3.1 研究区土壤中Cd含量 | 第53-54页 |
4.3.2 植物样品的生长状况 | 第54页 |
4.3.3 植物对Cd的富集能力 | 第54-57页 |
4.4 小结 | 第57-60页 |
第五章 Cd、Zn污染对八宝景天富集性能的探究 | 第60-70页 |
5.1 前言 | 第60页 |
5.2 材料和方法 | 第60-62页 |
5.2.1 供试植物的选择 | 第60-61页 |
5.2.2 实验材料与设计 | 第61页 |
5.2.3 实验测定方法 | 第61-62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2-67页 |
5.3.1 Cd污染处理对八宝景天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62-63页 |
5.3.2 Cd污染处理对八宝景天累积特性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3 Cd、Zn复合污染处理对八宝景天的影响 | 第64-67页 |
5.4 小结 | 第67-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4页 |
6.1 结论 | 第70-72页 |
6.2 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