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城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的策略研究--以顺德区乐从镇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一、绪论第11-25页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研究背景第11-12页
        2.研究意义第12页
    (二) 农村社会工作研究回顾第12-22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12-16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16-20页
        3.评述与前瞻第20-22页
    (三) 研究设计第22-24页
        1.研究思路第22页
        2.研究方法第22-24页
        3.研究创新性和不足第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25-29页
    (一) 概念界定第25-26页
        1.城镇化第25页
        2.农村社区服务第25-26页
        3.社会工作介入第26页
    (二) 理论基础第26-28页
        1.系统理论第26-27页
        2.多元主义理论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三、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服务的概况第29-37页
    (一)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的特点第29-30页
        1.较多弱势群体居住第29页
        2.村民融合观念保守第29页
        3.民居重建风气浓厚第29-30页
        4.村民自治意识明显第30页
    (二) 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服务的问题第30-32页
        1.行政色彩制约第30-31页
        2.服务资源缺乏第31页
        3.服务形式单一第31页
        4.服务对象依赖第31-32页
    (三)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2-36页
        1.城镇经济高质量增长与社区服务供给不平衡的矛盾第32-34页
        2.政府职能新转变改革与社区需求匹配不明确的矛盾第34页
        3.社会组织多维度发展与社区机构质量不稳定的矛盾第34-36页
    本章小结第36-37页
四、城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的案例探析——以顺德区乐从镇为例第37-58页
    (一) 顺德区乐从镇农村社区的概况第37-41页
        1.顺德区乐从镇农村社区的基本情况第37-39页
        2.顺德区乐从镇农村社区的服务需求第39-41页
    (二) 社会工作介入顺德区乐从镇农村社区服务的原则第41-43页
        1.充分尊重村规民约风俗第41-42页
        2.优良传统融合时代特色第42-43页
    (三) 社会工作介入顺德区乐从镇农村社区服务的现状第43-48页
        1.以素质学堂提供社区支持第43-44页
        2.以志愿参与完善社区功能第44-46页
        3.以文化保育增强社区归属第46-47页
        4.以社区经济构建社区资本第47-48页
    (四) 社会工作介入顺德区乐从镇农村社区服务的初步成效第48-52页
        1.政社紧张状态得到缓解第48-49页
        2.村民地缘情谊逐渐强化第49-50页
        3.农村传统文化再受关注第50-51页
        4.有效社区资源发挥作用第51-52页
    (五) 社会工作介入顺德区乐从镇农村社区服务的未来发展第52-57页
        1.巩固农村社工队伍建设第52-54页
        2.优化行业发展顶层设计第54-55页
        3.扩大服务资金来源渠道第55-56页
        4.推进服务品牌化规模化第56-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五、完善城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的策略建议第58-66页
    (一) 明确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的角色定位第58-60页
        1.服务者第58页
        2.调解者第58-59页
        3.链接者第59页
        4.倡导者第59-60页
        5.赋能者第60页
    (二) 制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的阶段工作第60-63页
        1.科学评估农村社区需求第60-61页
        2.定期策划特色服务方案第61-62页
        3.系统搭建社区资源网络第62-63页
        4.积极宣传巩固正向改变第63页
    (三) 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社区服务的评估机制第63-65页
        1.评估主体多元化第63-64页
        2.评估手段丰富化第64页
        3.评估时间灵活化第64-65页
        4.评估内容本土化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件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资源相互依赖理论视角下的基层政府与家综合作策略研究
下一篇: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文化保育的研究--以新湾社区疍家文化保育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