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

基于传感技术的水质COD在线监测系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0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COD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第9-18页
        1.2.1 国内外COD氧化消解方法的研究现状第9-13页
        1.2.2 国内外COD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3 国内外COD检测分析仪器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论文的主要结构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水质COD在线监测系统第20-31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第20-26页
        2.2.1 装置的主要结构和组成第20-22页
        2.2.2 水质COD在线监测系统的检测流程第22-24页
        2.2.3 检测过程数据的采集和存储第24-26页
    2.3 水质COD检测方法和计算模型第26-29页
        2.3.1 臭氧协同紫外的高级氧化技术第26-27页
        2.3.2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COD计算模型第27-28页
        2.3.3 COD计算模型测定结果及分析第28-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1页
第三章 水质COD计算模型的气体溶解量补偿第31-43页
    3.1 引言第31页
    3.2 气体溶解量的测定与估算第31-35页
        3.2.1 溶解氧量的测定第31-33页
        3.2.2 溶解二氧化碳量的估算第33-35页
    3.3 气体溶解量估计模型的建立第35-39页
    3.4 COD计算模型的补偿与结果分析第39-42页
        3.4.1 COD计算模型的补偿与修正第39页
        3.4.2 修正后COD计算模型的测定结果与比较第39-41页
        3.4.3 国标法测定结果对比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水质COD消解时间的实验分析第43-53页
    4.1 引言第43页
    4.2 二氧化碳浓度与消解率变化的规律分析第43-46页
        4.2.1 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规律第43-44页
        4.2.2 消解率的测定与变化规律分析第44-46页
    4.3 不同COD浓度和有机物种类的消解时间分析第46-48页
        4.3.1 不同COD浓度的消解时间分析第46-47页
        4.3.2 不同种类有机物的消解时间分析第47-48页
    4.4 消解终止时间的确定与测定结果分析第48-51页
        4.4.1 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第48-49页
        4.4.2 消解终止时间的确定第49-50页
        4.4.3 标准水样测定结果与分析第50-51页
        4.4.4 实际水样测定结果与分析第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水质COD在线监测装置的改进与搭建第53-67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装置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53-55页
    5.3 新装置元器件的布局设计第55-59页
        5.3.1 右面安装板的布局设计第55-57页
        5.3.2 中间安装板的布局设计第57-58页
        5.3.3 左安装板的布局设计第58-59页
    5.4 新装置元器件和控制系统的改进与实现第59-66页
        5.4.1 进液排液模块的改进第59-60页
        5.4.2 臭氧浓度传感器的升级第60-61页
        5.4.3 控制流程的优化与改进第61-62页
        5.4.4 PLC控制部分的实现第62-64页
        5.4.5 水质COD在线监测新装置控制界面第64-65页
        5.4.6 水质COD在线监测新装置检测界面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主要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视频问答的多级注意力循环神经网络算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产品情感化智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