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国民收入、国民财富论文

工业化进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0页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背景第11-12页
        1.1.2 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14-17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 创新点及不足第19-20页
        1.4.1 本文的创新点第19页
        1.4.2 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探究第20-27页
    2.1 马克思工业化理论与“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第20-21页
    2.2 “中等收入陷阱”的判断与界定第21-23页
        2.2.1 中等收入阶段的判断第21-22页
        2.2.2 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界定第22-23页
    2.3 发展陷阱概念下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第23-26页
        2.3.1 关于发展陷阱的相关理论第23-24页
        2.3.2 “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因素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中等收入陷阱”跨越能力综合指标体系与国际评价第27-38页
    3.1 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7-31页
        3.1.1 构建的理路第27页
        3.1.2 指标设计原则第27-28页
        3.1.3 指标体系的构成第28-31页
    3.2 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国际评价第31-38页
        3.2.1 评价方法第31页
        3.2.2 数据来源第31-32页
        3.2.3 数据处理第32-36页
        3.2.4 结果分析第36-38页
第4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能力分析第38-53页
    4.1 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第38-47页
        4.1.1 经济因素分析第38-41页
        4.1.2 社会因素分析第41-42页
        4.1.3 环境因素分析第42-45页
        4.1.4 创新因素分析第45-47页
    4.2 基于中国国情的现实分析第47-52页
        4.2.1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的问题第47-51页
        4.2.2 产生原因分析第51-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对策分析第53-59页
    5.1 改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第53-54页
        5.1.1 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第53页
        5.1.2 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第53-54页
    5.2 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均衡发展第54-56页
        5.2.1 调整收入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第54-55页
        5.2.2 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第55-56页
    5.3 加强环境治理,建设文明国家第56-57页
        5.3.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第56-57页
        5.3.2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57页
    5.4 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建设创新型国家第57-58页
        5.4.1 建立创新体制机制第57-58页
        5.4.2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第58页
    5.5 总结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第64-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农村“三产融合”与日本“六次产业化”政策机制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延边朝鲜族食品产业与经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