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与日本“六次产业化”政策机制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文献综述第11-13页
        1.2.2 文献评述第13页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第13-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3 研究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农村“三产融合”的相关理论第16-21页
    2.1 农业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概述第16-17页
        2.1.1 产业融合的内涵第16页
        2.1.2 产业融合的形成过程第16页
        2.1.3 产业融合的类型第16-17页
    2.2 分工理论视角下的“三产融合”发展第17-18页
        2.2.1 “三产融合”的内涵第17页
        2.2.2 “三产融合”的本质第17-18页
    2.3 “三产融合”的动因与效应第18-21页
        2.3.1 农村“三产融合”的动因第18页
        2.3.2 农村“三产融合”的效应第18-21页
第3章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分析及政策机制环境探究第21-36页
    3.1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PEST分析第21-26页
        3.1.1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政策环境第21-22页
        3.1.2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经济环境第22-23页
        3.1.3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社会环境第23-25页
        3.1.4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技术环境第25-26页
    3.2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的现状第26-32页
        3.2.1 存在的问题第26-29页
        3.2.2 发展的成效第29-32页
    3.3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政策机制环境探究第32-36页
        3.3.1 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第32-33页
        3.3.2 金融机制环境不佳第33-34页
        3.3.3 政策制度配置不平等第34-35页
        3.3.4 缺乏风险防范机制第35-36页
第4章 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发展研究及政策机制分析第36-48页
    4.1 日本“六次产业化”发展动因与措施第36-37页
        4.1.1 发展动因第36页
        4.1.2 发展措施第36-37页
    4.2 日本“六次产业化”的政策机制第37-42页
        4.2.1 管理体制第37-38页
        4.2.2 合作机制第38-39页
        4.2.3 利益机制第39-40页
        4.2.4 金融支持机制第40-41页
        4.2.5 市场机制第41-42页
    4.3 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发展现状第42-48页
        4.3.1 存在的问题第42-43页
        4.3.2 发展的成效第43-48页
第5章 中国农村“三产融合”与日本“六次产业化”政策机制的比较分析第48-51页
    5.1 政策制度的比较第48页
    5.2 管理机制的比较第48-49页
    5.3 金融机制的比较第49页
    5.4 利益机制的比较第49-50页
    5.5 合作机制的比较第50-51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51-55页
    6.1 结论第51-52页
    6.2 建议第52-55页
        6.2.1 构建中国特色的“三产融合”理论支撑第52页
        6.2.2 建立健全农村“三产融合”的政策制度第52-53页
        6.2.3 完善农村“三产融合”的利益联结机制第53页
        6.2.4 推进农村“三产融合”的模范试点建设第53页
        6.2.5 加强对农村“三产融合”主体进行监督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致谢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下一篇:工业化进程中的中等收入陷阱跨越--基于综合指标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