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制度的构建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2 我国非羁押诉讼制度 | 第10-14页 |
2.1 我国非羁押诉讼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2.2 我国非羁押诉讼制度程序规定 | 第11-14页 |
2.2.1 取保候审的适用 | 第11-12页 |
2.2.2 取保候审的期限 | 第12页 |
2.2.3 取保候审的监督 | 第12-14页 |
3 我国非羁押诉讼公安工作现状分析 | 第14-20页 |
3.1 我国非羁押诉讼公安工作的问题和症结 | 第14-17页 |
3.1.1 我国非羁押诉讼制度的法律问题 | 第14-15页 |
3.1.2 我国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执行问题 | 第15-17页 |
3.2 我国与他国非羁押诉讼公安工作的比较分析 | 第17-20页 |
3.2.1 英国保释制度及审前羁押司法审查制度 | 第17-18页 |
3.2.2 美国保释制度及审前羁押司法审查制度 | 第18页 |
3.2.3 我国与英美国家非羁押诉讼公安工作异同 | 第18-20页 |
4 我国非羁押诉讼公安工作新机制的构建 | 第20-27页 |
4.1 构建我国非羁押诉讼公安工作新机制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4.1.1 构建新机制的外环境动力 | 第20页 |
4.1.2 构建新机制的内环境动力 | 第20-21页 |
4.2 完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立法 | 第21-23页 |
4.2.1 明晰非羁押诉讼的适用标准 | 第21-22页 |
4.2.2 重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使用权 | 第22-23页 |
4.2.3 明确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阻断事由 | 第23页 |
4.2.4 完善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有责性惩戒 | 第23页 |
4.3 科学推进非羁押诉讼公安执法 | 第23-25页 |
4.3.1 树立侦查员非羁押诉讼思维 | 第23-24页 |
4.3.2 加大立案阶段公安侦查力度 | 第24页 |
4.3.3 严防羁押性强制措施肆意发动 | 第24页 |
4.3.4 规范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执行 | 第24-25页 |
4.4 建立配套保障机制的设想 | 第25-27页 |
4.4.1 建立非羁押诉讼风险评估机制 | 第25页 |
4.4.2 完善被害人赔偿救济机制 | 第25-26页 |
4.4.3 后刑事和解跟踪机制 | 第26-27页 |
5.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29页 |
致谢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