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自主实验设计的应用研究--以《沪版小学自然(牛津版)》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5页 |
1.4.1 思维导图 | 第13-15页 |
1.4.2 学生自主实验设计 | 第15页 |
1.5 思维导图、学生自主实验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1.5.1 学生自主实验设计文献 | 第15-16页 |
1.5.2 思维导图的相关文献 | 第16-18页 |
1.6 思维导图的特征与绘制方式 | 第18-19页 |
1.6.1 思维导图的特征 | 第18页 |
1.6.2 思维导图的绘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9页 |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9页 |
2.3 合作学习理论 | 第19-20页 |
2.4 图式理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基于思维导图自主实验设计的教学分析 | 第21-27页 |
3.1 教学准备工作 | 第21-22页 |
3.1.1 教学内容梳理 | 第21页 |
3.1.2 教学目标设定 | 第21页 |
3.1.3 学生学习模式的组织 | 第21-22页 |
3.1.4 思维导图绘制的训练 | 第22页 |
3.2 教学过程设计 | 第22-23页 |
3.2.1 创设合适情境 | 第22-23页 |
3.2.2 有效提问引发思考 | 第23页 |
3.2.3 鼓励大胆推测与自主实验设计 | 第23页 |
3.2.4 教学评价设计 | 第23页 |
3.3 教学设计分析——以二年级《磁铁》为例 | 第23-27页 |
第四章 基于思维导图自主实验设计的实证研究 | 第27-55页 |
4.1 前测——现状调查研究及其问题 | 第27-35页 |
4.1.1 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 第27-31页 |
4.1.2 思维导图知晓度的调查 | 第31-32页 |
4.1.3 学生自主实验的能力调查与问题 | 第32-34页 |
4.1.4 自然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 | 第34-35页 |
4.2 问题归因分析 | 第35-37页 |
4.2.1 一味地追赶进度让实验变得无“趣” | 第36页 |
4.2.2 教师缺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方法 | 第36页 |
4.2.3 安全考虑避免做实验 | 第36-37页 |
4.2.4 学生自主实验中教师“干预多”现象 | 第37页 |
4.3 基于思维导图自主实验设计教学实施 | 第37-38页 |
4.3.1 准备工作 | 第37-38页 |
4.3.2 具体实施 | 第38页 |
4.4 基于思维导图自主实验设计教学实施案例分析 | 第38-46页 |
4.4.1 一年级教学实施案例 | 第38-41页 |
4.4.2 二三年级教学实施案例 | 第41-42页 |
4.4.3 四五年级教学实施案例 | 第42-46页 |
4.5 后测——对实验组进行第二次调查 | 第46-47页 |
4.6 前后测调查数据对比与分析 | 第47-52页 |
4.6.1 学习兴趣的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4.6.2 思维导图知晓程度的对比分析 | 第48-49页 |
4.6.3 学习成效的对比分析 | 第49-52页 |
4.7 实验后跟踪调查 | 第52-53页 |
4.8 实验后所发现的问题与归因分析 | 第53-55页 |
4.8.1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不熟练 | 第53页 |
4.8.2 不同学生适用的导图未得到细分 | 第53页 |
4.8.3 部分小组实验设计能力较弱 | 第53-54页 |
4.8.4 问题归因分析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基于思维导图自主实验设计的教学对策 | 第55-64页 |
5.1 加强绘制思维导图的训练 | 第55-57页 |
5.1.1 组织合理的学习模式 | 第55-56页 |
5.1.2 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类型 | 第56页 |
5.1.3 绘制教学基本框架与流程 | 第56-57页 |
5.2 注重有效教学设计的制定 | 第57-60页 |
5.2.1 分层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制定 | 第57-58页 |
5.2.2 注重有效教学过程的设计 | 第58-60页 |
5.3 进一步强化实验设计的能力 | 第60-64页 |
5.3.1 限定实验材料进行设计来强化 | 第61-62页 |
5.3.2 通过纠错方案来强化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65页 |
6.1.1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 第64页 |
6.1.2 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 第64-65页 |
6.1.3 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 第65页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