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栅投影的钢板外观质量检测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钢板缺陷识别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成像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3 光栅投影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钢板外观质量检测方案的系统设计 | 第14-30页 |
2.0 钢板外观质量检测指标及系统方案设计 | 第14-16页 |
2.1 光栅投影三维重构的原理 | 第16-18页 |
2.2 钢板外观质量检测系统的标定 | 第18-22页 |
2.2.1 系统的标定过程 | 第20-22页 |
2.3 相位的求解方法 | 第22-29页 |
2.3.1 相移轮廓术 | 第23-24页 |
2.3.2 傅里叶轮廓术 | 第24-25页 |
2.3.3 小波变换轮廓术 | 第25-28页 |
2.3.4 三种相位求取方法的比较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条纹图像的处理及计算机仿真 | 第30-49页 |
3.1 钢板表面云纹图像的处理 | 第30-33页 |
3.1.1 光栅云纹图像的矫正 | 第31-33页 |
3.2 截断的相位的展开方法 | 第33-38页 |
3.2.1 残差定理 | 第34-35页 |
3.2.2 逐点相位展开法 | 第35页 |
3.2.3 质量图导引法 | 第35-37页 |
3.2.4 枝切法 | 第37-38页 |
3.3 计算机仿真 | 第38-46页 |
3.3.1 云纹分辨率对物体重构精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计算机仿真钢板模型 | 第39-42页 |
3.3.3 滤波器的设计 | 第42-46页 |
3.4 图像拼接法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9页 |
4.1 实际钢板三维重构实验 | 第49-51页 |
4.2 实际钢板测量结果的精度分析 | 第51-57页 |
4.2.1 钢板厚度的测量精度分析 | 第51-53页 |
4.2.2 钢板的表面缺陷测量结果分析 | 第53-57页 |
4.3 钢板外观质量检测普适性判断 | 第57-58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本文所做工作 | 第59页 |
5.2 不足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