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新常态下邮储银行宜春分行不良贷款防控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1.1 选题背景第8页
    1.2 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第8-9页
        1.2.1 理论意义第8-9页
        1.2.2 应用价值第9页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9-10页
        1.3.1 研究思路第9页
        1.3.2 研究内容第9-10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第10-1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0页
        1.4.2 技术路线图第10-11页
第2章 国内外文献回顾及述评第11-15页
    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1-12页
        2.1.1 不良贷款成因的相关研究第11页
        2.1.2 不良贷款防控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2-14页
        2.2.1 不良贷款成因的相关研究第12-13页
        2.2.2 不良贷款防控的相关研究第13-14页
    2.3 简要评述第14-15页
第3章 新常态下邮储银行宜春分行不良贷款现状第15-26页
    3.1 新常态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第15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第15-17页
    3.3 邮储银行宜春分行简介第17-18页
    3.4 邮储银行宜春分行不良贷款现状第18-23页
        3.4.1 不良贷款基本情况第18-20页
        3.4.2 主要不良贷款客户第20-21页
        3.4.3 下辖主要支行不良贷款情况第21-23页
    3.5 邮储银行宜春分行不良贷款特点分析第23-26页
        3.5.1 不良贷款率整体水平较低第24页
        3.5.2 不良贷款率上涨速度快第24页
        3.5.3 不良贷款集中度较高第24-26页
第4章 新常态下邮储银行宜春分行不良贷款成因分析第26-30页
    4.1 宏观环境因素第26-28页
        4.1.1 宏观经济下行第27页
        4.1.2 民间借贷泛滥第27页
        4.1.3 银行惜贷抽贷第27页
        4.1.4 信用与法律风险第27-28页
    4.2 内部环境因素第28页
        4.2.1 员工素质有待提高第28页
        4.2.2 贷款三查有待改善第28页
    4.3 借款人因素第28-30页
        4.3.1 依赖银行融资,忽视自身成长第28页
        4.3.2 过度追求利润,忽视盈利质量第28-29页
        4.3.3 金融担保圈的风险传导第29-30页
第5章 新常态下邮储银行宜春分行不良贷款防控案例分析及对策建议第30-39页
    5.1 案例1第30-32页
        5.1.1 贷款情况第30页
        5.1.2 贷款过程第30-31页
        5.1.3 催收过程第31页
        5.1.4 案例启示第31-32页
    5.2 案例2第32-33页
        5.2.1 贷款情况第32页
        5.2.2 清收过程第32-33页
        5.2.3 案例启示第33页
    5.3 政府层面防控措施第33-35页
        5.3.1 推进当地金融业创新第34页
        5.3.2 建立可靠的信用体系第34页
        5.3.3 加强监督和法制建设第34-35页
    5.4 银行层面防控措施第35-38页
        5.4.1 适应宏观环境,掌握行业动态第35页
        5.4.2 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专业素质第35-36页
        5.4.3 强化信贷管理,预防不良增生第36页
        5.4.4 优化贷款结构,分散信贷风险第36-37页
        5.4.5 巧借外力多样化防控不良贷款第37-38页
    5.5 借款人层面防控措施第38-39页
6结论和展望第39-41页
    6.1 基本结论第39-40页
    6.2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媒体情绪的可转债定价研究--以广汽转债为案例
下一篇:邮储银行J分行个人商务贷款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