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商业和服务性行业建筑论文

体验消费模式下购物中心“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以广州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1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第10-11页
        1.1.2 人们消费模式的升级第11页
        1.1.3 传统商业模式的转变第11-13页
        1.1.4 广州居民消费水平与城市商业发展第13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2 研究目的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17页
        1.3.1 体验消费模式下商业建筑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商业建筑外部空间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3 广州天河商圈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第16-17页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17-20页
        1.4.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3 研究框架第19-20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借鉴与概念阐述第20-33页
    2.1 相关理论借鉴第20-22页
        2.1.1 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学理论第20-21页
        2.1.2 环境行为学理论第21页
        2.1.3 外部空间理论第21页
        2.1.4 混合空间理论第21-22页
        2.1.5 场所与场所精神第22页
    2.2 体验消费模式概述第22-24页
        2.2.1 体验消费解析第22-23页
        2.2.2 体验消费与传统消费的异同第23-24页
        2.2.3 体验消费模式下消费客群特征第24页
    2.3 购物中心相关概述第24-27页
        2.3.1 购物中心的定义第24-25页
        2.3.2 购物中心的分类第25页
        2.3.3 国内购物中心的发展过程第25-27页
    2.4 体验消费下购物中心“外部空间”概述第27-32页
        2.4.1 体验消费下购物中心“外部空间”范围界定第27-28页
        2.4.2 体验消费下购物中心“外部空间”特征分析第28-29页
        2.4.3 基于“外部空间”的购物中心布局分类第29-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购物中心“外部空间”要素分析第33-46页
    3.1 “外部空间”比例与尺度第33-36页
        3.1.1 “外部空间”比例第33页
        3.1.2 “外部空间”尺度第33-35页
        3.1.3 尺度的表达第35-36页
    3.2 “外部空间”界面第36-42页
        3.2.1 “外部空间”界面构成第36-37页
        3.2.2 界面属性与视觉传达第37-40页
        3.2.3 界面形式与消费行为第40-42页
    3.3 “外部空间”序列第42-45页
        3.3.1 “外部空间”序列组成要素第42页
        3.3.2 “外部空间”序列结构形式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体验消费模式下购物中心“外部空间”设计手法——以广州为例第46-84页
    4.1 总体规划布局第47-56页
        4.1.1 功能业态第47-49页
        4.1.2 交通流线第49-53页
        4.1.3 空间序列第53-56页
    4.2 “外部空间”空间类型第56-79页
        4.2.1 核心空间第57-70页
        4.2.2 节点空间第70-75页
        4.2.3 引导空间第75-78页
        4.2.4 交通空间第78-79页
    4.3 “外部空间”景观环境第79-83页
        4.3.1 绿化设计第79-80页
        4.3.2 水景设计第80-81页
        4.3.3 景观小品第81-82页
        4.3.4 公共设施第82-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五章 体验消费模式下购物中心“外部空间”设计策略第84-107页
    5.1 城市肌理的延伸体验第84-87页
        5.1.1 优化城市空间第84-86页
        5.1.2 整合城市交通第86-87页
    5.2 功能业态的跨界体验第87-91页
        5.2.1 满足传统商业的使用需求第87-88页
        5.2.2 挖掘体验业态的互动形式第88-91页
        5.2.3 注重休憩空间的精细设计第91页
    5.3 空间场所的诱发体验第91-100页
        5.3.1 空间尺度人性化第91-93页
        5.3.2 空间界面多元化第93-96页
        5.3.3 空间类型适应化第96-98页
        5.3.4 空间序列整体化第98-100页
    5.4 景观环境的融入体验第100-103页
        5.4.1 导向性融入第100-101页
        5.4.2 场景化融入第101-103页
        5.4.3 公园式融入第103页
    5.5 主题营造的多维体验第103-106页
        5.5.1 以社会生活铺垫主题第104页
        5.5.2 以艺术文化渲染主题第104-105页
        5.5.3 以地域文脉传达主题第105页
        5.5.4 以高新技术表现主题第105-106页
    5.6 本章小结第106-10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7-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11页
附录第111-113页
    附录1:实地调研项目一览表第111页
    附录2:网络搜集案例一览表第111-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附件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公共绿地防护性提示牌设计与应用研究
下一篇:夏热冬暖地区绿色校园评价体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