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及其教学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1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1-15页 |
3 国内外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6页 |
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1章 物理模型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1.1 物理模型的概念 | 第17-18页 |
1.2 物理模型的主要特点 | 第18-19页 |
1.3 物理模型的教育功能 | 第19-21页 |
第2章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及其教学指导思想 | 第21-33页 |
2.1 高中物理模型的主要类型 | 第21-23页 |
2.2 高中物理模型建构的一般方法 | 第23-28页 |
2.3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三维目标” | 第28-29页 |
2.4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基本原则 | 第29-30页 |
2.5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必要环节 | 第30-33页 |
第3章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第33-40页 |
3.1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问卷调查 | 第33-36页 |
3.2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的心理过程分析 | 第36-38页 |
3.3 对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启示 | 第38-40页 |
第4章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及教学案例分析 | 第40-60页 |
4.1 利用模型解决实际物理问题的分析 | 第40-43页 |
4.2 模型在高考物理试题中的应用分析 | 第43-47页 |
4.3 高中综合物理模型的分析 | 第47-50页 |
4.4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培养的教学案例分析 | 第50-60页 |
第5章 总结与反思 | 第60-62页 |
5.1 本课题研究小结 | 第60-61页 |
5.2 本课题研究反思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附录1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问卷 | 第66-69页 |
附录2 高中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调查结果统计 | 第69-71页 |
在研期间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