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1 宏观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现实背景 | 第11页 |
1.1.3 实践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既往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小城镇总体布局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1.3.2 河谷型城市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1.3.3 富县县城发展研究 | 第17-18页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 | 第18-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3 研究框架 | 第20-22页 |
2 富县县城建设概况与发展历程 | 第22-34页 |
2.1 城市概况 | 第22-25页 |
2.1.1 地理环境 | 第22-23页 |
2.1.2 区位交通 | 第23页 |
2.1.3 区划人 | 第23-24页 |
2.1.4 社会经济 | 第24-25页 |
2.2 城市发展历程 | 第25-32页 |
2.2.1 建国前的城郭变迁 | 第25-27页 |
2.2.2 建国后的城市建设 | 第27-30页 |
2.2.3 城市特色 | 第30-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3 城市布局现状与主要问题 | 第34-54页 |
3.1 城市功能 | 第34-42页 |
3.1.1 城市功能现状 | 第34-38页 |
3.1.2 存在问题与分析 | 第38-42页 |
3.2 城市结构 | 第42-46页 |
3.2.1 城市结构现状 | 第42-43页 |
3.2.2 存在问题与分析 | 第43-46页 |
3.3 城市形态 | 第46-52页 |
3.3.1 城市形态现状 | 第46-49页 |
3.3.2 存在问题与分析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4 城市功能 | 第54-68页 |
4.1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 第54-57页 |
4.1.1 发展优势条件 | 第54-56页 |
4.1.2 发展制约条件 | 第56-57页 |
4.2 城市政策背景分析 | 第57-60页 |
4.2.1 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背景 | 第57-59页 |
4.2.2 延安地区发展背景 | 第59-60页 |
4.3 城市功能定位及思路 | 第60-66页 |
4.3.1 城市功能定位思路 | 第60-61页 |
4.3.2 城市功能定位 | 第61-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城市布局结构 | 第68-88页 |
5.1 城市建设用地选择与城市发展方向分析 | 第68-76页 |
5.1.1 城市建设用地选择与空间拓展方向基本思路 | 第68-69页 |
5.1.2 城市建设用地选择 | 第69-74页 |
5.1.3 城市空间拓展方向分析 | 第74-76页 |
5.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思路与调整 | 第76-82页 |
5.2.1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思路 | 第76-79页 |
5.2.2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与调整 | 第79-82页 |
5.3 城市空间结构的确定 | 第82-8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6 城市布局形态 | 第88-104页 |
6.1 城市布局形态调整的基本思路 | 第88-89页 |
6.2 城市布局形态梳理与整合 | 第89-92页 |
6.3 城市布局形态的确定 | 第92-102页 |
6.3.1 城市外部形态 | 第92-96页 |
6.3.2 城市内部形态 | 第96-100页 |
6.3.3 城市界面 | 第100-10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2-104页 |
7 结语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10-112页 |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2-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