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 第13-15页 |
第2章 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管理现状分析 | 第15-28页 |
2.1 宁波市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管理现状 | 第15-22页 |
2.1.1 供电所设置和管理模式现状 | 第15-17页 |
2.1.2 供电所人员基本情况 | 第17-18页 |
2.1.3 供电所基本营业情况 | 第18-22页 |
2.2 宁波市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管理问题 | 第22-24页 |
2.2.1 供电所普遍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2.2.2 供电所分两类设置造成的问题 | 第23-24页 |
2.2.3 供电所规模过小造成的问题 | 第24页 |
2.3 宁波市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管理优化 | 第24-26页 |
2.3.1 供电所管理面临的挑战 | 第24-25页 |
2.3.2 供电所管理发展战略选择 | 第25-26页 |
2.4 国外供电所管理体制及改革情况 | 第26-27页 |
2.4.1 美国供电所管理体制 | 第26页 |
2.4.2 加拿大供电所管理体制 | 第26-27页 |
2.4.3 巴西供电所管理体制 | 第27页 |
2.5 国外经验对我国供电所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大所制”管理体制构建 | 第28-39页 |
3.1 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大所制”管理体制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2 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大所制”管理体制构建思路 | 第29页 |
3.3 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大所制”管理体制构建 | 第29-36页 |
3.3.1 设置条件 | 第29-31页 |
3.3.2 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3.3.3 班组设计 | 第32-33页 |
3.3.4 岗位配置与人员配置 | 第33-36页 |
3.4 “大所制”管理体制成效分析 | 第36-37页 |
3.5 “大所制”管理体制实施及优化 | 第3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供电所多种管理体制对比分析指标体系 | 第39-45页 |
4.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39页 |
4.2 指标体系设计的出发点 | 第39-40页 |
4.3 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测算 | 第40-44页 |
4.3.1 指标体系构建 | 第40-41页 |
4.3.2 层次分析法 | 第41-43页 |
4.3.3 权重测算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电所多种管理体制对比研究 | 第45-53页 |
5.1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46页 |
5.1.1 模糊理论 | 第45页 |
5.1.2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46页 |
5.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供电所多种管理体制对比研究 | 第46-51页 |
5.2.1 “大所制”模糊综合评价 | 第47-48页 |
5.2.2 “大所+小所制”模糊综合评价 | 第48-50页 |
5.2.3 “纯小所制”模糊综合评价 | 第50-51页 |
5.3 综合分析对比 | 第51-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