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工业用热工设备论文--换热设备论文

低流阻高传热性能宽流道板式换热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污水换热器研究第10-12页
        1.2.2 国内污水换热器研究第12-13页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第2章 传热和流动准则方程的拟合第15-29页
    2.1 研究对象第15页
    2.2 建立模型第15-16页
    2.3 模拟数据验证第16-18页
    2.4 传热和流动准则方程拟合方法第18-22页
        2.4.1 准则方程拟合方法第18-21页
        2.4.2 欧拉方程拟合方法第21-22页
    2.5 数据处理过程第22-27页
        2.5.1 传热准则方程拟合第23-25页
        2.5.2 欧拉准则方程式拟合第25-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第3章 污垢生长第29-39页
    3.1 污垢的分类第29-31页
    3.2 污垢的形成过程第31-32页
    3.3 污垢生长影响因素第32-34页
        3.3.1 换热器运行参数第32-33页
        3.3.2 换热器结构参数第33-34页
        3.3.3 流体性质第34页
    3.4 环境对生物黏膜的影响第34-35页
    3.5 换热器表面生物污垢的组成和特性第35-38页
        3.5.1 生物粘膜的组成第35-36页
        3.5.2 生物黏膜特性第36-38页
    3.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软件开发第39-55页
    4.1 生物膜污垢热阻在换热器设计计算中的取值第39-43页
        4.1.1 生物膜污垢在增长期热阻取值第39-40页
        4.1.2 生物膜污垢在稳定期热阻取值第40-43页
    4.2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计算原理第43-46页
        4.2.1 传热性能计算第43-45页
        4.2.2 结构设计第45页
        4.2.3 压降计算第45-46页
    4.3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程序的实现第46-53页
        4.3.1 Visual Basic简介第46页
        4.3.2 VB程序编写第46-50页
        4.3.3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计算报表生成第50-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5章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优化设计第55-69页
    5.1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结构变化和污垢的影响第55-58页
    5.2 换热器性能的评判方法第58-62页
        5.2.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评价方法第58页
        5.2.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评价方法第58-61页
        5.2.3 三项指标评价法第61-62页
    5.3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优化求解第62-64页
        5.3.1 换热器的三项指标第62-63页
        5.3.2 蒸发器出水温度的影响第63-64页
    5.4 二级出水换热器在污垢情况下的结构设计与运行优化第64-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69-71页
    6.1 结论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应力分析
下一篇:基于纳米流体的菲涅尔聚光系统微通道散热器传热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