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污水换热器研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污水换热器研究 | 第12-13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传热和流动准则方程的拟合 | 第15-29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2.2 建立模型 | 第15-16页 |
2.3 模拟数据验证 | 第16-18页 |
2.4 传热和流动准则方程拟合方法 | 第18-22页 |
2.4.1 准则方程拟合方法 | 第18-21页 |
2.4.2 欧拉方程拟合方法 | 第21-22页 |
2.5 数据处理过程 | 第22-27页 |
2.5.1 传热准则方程拟合 | 第23-25页 |
2.5.2 欧拉准则方程式拟合 | 第25-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污垢生长 | 第29-39页 |
3.1 污垢的分类 | 第29-31页 |
3.2 污垢的形成过程 | 第31-32页 |
3.3 污垢生长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3.3.1 换热器运行参数 | 第32-33页 |
3.3.2 换热器结构参数 | 第33-34页 |
3.3.3 流体性质 | 第34页 |
3.4 环境对生物黏膜的影响 | 第34-35页 |
3.5 换热器表面生物污垢的组成和特性 | 第35-38页 |
3.5.1 生物粘膜的组成 | 第35-36页 |
3.5.2 生物黏膜特性 | 第36-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软件开发 | 第39-55页 |
4.1 生物膜污垢热阻在换热器设计计算中的取值 | 第39-43页 |
4.1.1 生物膜污垢在增长期热阻取值 | 第39-40页 |
4.1.2 生物膜污垢在稳定期热阻取值 | 第40-43页 |
4.2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计算原理 | 第43-46页 |
4.2.1 传热性能计算 | 第43-45页 |
4.2.2 结构设计 | 第45页 |
4.2.3 压降计算 | 第45-46页 |
4.3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程序的实现 | 第46-53页 |
4.3.1 Visual Basic简介 | 第46页 |
4.3.2 VB程序编写 | 第46-50页 |
4.3.3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计算报表生成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优化设计 | 第55-69页 |
5.1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结构变化和污垢的影响 | 第55-58页 |
5.2 换热器性能的评判方法 | 第58-62页 |
5.2.1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评价方法 | 第58页 |
5.2.2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评价方法 | 第58-61页 |
5.2.3 三项指标评价法 | 第61-62页 |
5.3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优化求解 | 第62-64页 |
5.3.1 换热器的三项指标 | 第62-63页 |
5.3.2 蒸发器出水温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5.4 二级出水换热器在污垢情况下的结构设计与运行优化 | 第64-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