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的应力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有限元软件简介、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15-25页 |
2.1 ANSYS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15-16页 |
2.2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16-25页 |
2.2.1 有限元方法计算应力 | 第16页 |
2.2.2 模态分析理论 | 第16-19页 |
2.2.3 谐响应分析理论 | 第19-20页 |
2.2.4 FLOTRAN CFD简介 | 第20-25页 |
第三章 传热管的热与结构耦合分析 | 第25-37页 |
3.1 单元类型简介 | 第25-27页 |
3.2 传热管的热与结构耦合分析 | 第27-33页 |
3.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27页 |
3.2.2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3.3 传热管的热分析与结构分析 | 第33-36页 |
3.3.1 传热管的热分析 | 第33-34页 |
3.3.2 传热管的结构分析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传热管的模态分析与谐响应分析 | 第37-43页 |
4.1 单元类型简介 | 第37-38页 |
4.2 传热管的模态分析 | 第38-39页 |
4.2.1 有限元分析方法 | 第38页 |
4.2.2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4.3 传热管的谐响应分析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传热管的流固双向耦合分析 | 第43-52页 |
5.1 单元类型简介 | 第43-44页 |
5.2 传热管的流固双向耦合分析 | 第44-50页 |
5.2.1 流固双向耦合分析数学模型 | 第44-45页 |
5.2.2 理论与计算方法 | 第45页 |
5.2.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总结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