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生命教育的对策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选题背景第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第11-14页
        1.国外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2.国内生命教育的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研究创新之处第14页
    (四)研究方法第14-16页
        1.文献研究法第14-15页
        2.问卷调查法第15-16页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概述及理论依据第16-22页
    (一)生命与生命教育第16-17页
        1.生命第16页
        2.生命教育第16-17页
    (二)初中生生命教育的特点第17-19页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第17-18页
        2.教育内容的整体性第18页
        3.教学形式的体验性第18-19页
    (三)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第19-20页
        1.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思考第19页
        2.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第19页
        3.生活教育理论第19-20页
    (四)小结第20-22页
二、强化生命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必要性第22-26页
    (一)生命教育意识缺失的呼唤第22-23页
    (二)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第23页
    (三)应对社会高风险的需求第23-24页
    (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新课标的新要求第24-25页
    (五)小结第25-26页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分析第26-32页
    (一)生命教育内容梳理第26-29页
        1.七年级(上册)——步入新校园生活中自我初步成长第26-27页
        2.七年级(下册)——关注新校园生活中自我青春成长第27-28页
        3.八年级(上册)——融入公共生活中自我社会成长第28-29页
    (二)生命教育内容呈现的特点第29-31页
        1.贴近学生生活,提升了教材生活化第29页
        2.凸显层次性,明析了知识体系第29-30页
        3.行文体现与学生平等对话,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第30页
        4.“留白”活动增多,提高了教材的开放性第30-31页
    (三)小结第31-32页
四、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生命教育的不足第32-40页
    (一)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不足第32-34页
        1.缺乏人与自然的教育第32页
        2.死亡教育内容不够深入第32-33页
        3.生存教育内容不够全面第33-34页
    (二)课堂教学过程缺乏开展生命教育的活力第34-38页
        1.部分中学生对于生命教育缺乏全面的认识第35-36页
        2.部分师生情感关系中生命关怀淡化第36-37页
        3.教学中以口头讲授为主开展生命教育第37-38页
    (三)小结第38-40页
五、《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生命教育的对策第40-48页
    (一)完善生命教育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第40-42页
        1.增添人与自然内容,提升生态意识观第40页
        2.强化死亡教育内容,利于树立正确的生死观第40-41页
        3.完善生存教育内容,利于自我生命保护第41-42页
    (二)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切实提高生命教育教学效果第42-46页
        1.弘扬关爱生命的教学理念第42-43页
        2.构建注重生命关怀的师生关系第43-44页
        3.深化课堂教学创新第44-46页
    (三)《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生命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生命可以永恒吗”为例第46-47页
        1.“生命可以永恒吗”中明确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第46页
        2.“生命可以永恒吗”中挖掘生命教育的教学资源第46-47页
        3.“生命可以永恒吗”中强化生命教育的教学实施第47页
    (四)小结第47-48页
结语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附录A第54-58页
附录B第58-64页
作者简历第64页
攻硕期间发表论文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德与法治》课中法治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经济生活》教科书插图问题与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