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四旋翼微型飞行器位姿及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Contents第9-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32页
    1.1 课题背景第12页
    1.2 微型飞行器发展现状第12-25页
        1.2.1 微型飞行器概念的由来第12-13页
        1.2.2 微型飞行器的发展第13-18页
        1.2.3 微型飞行器的类型第18页
        1.2.4 多旋翼飞行器的发展第18-25页
    1.3 飞行器位姿估计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5-29页
    1.4 四旋翼微型飞行器面临的主要问题第29-30页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基于旋翼阻力模型的姿态估计方法研究第32-48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传统四旋翼飞行器姿态算法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2-37页
        2.2.1 传统的四旋翼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第32-34页
        2.2.2 加速度计测量原理第34-36页
        2.2.3 传统姿态测量原理存在的问题第36-37页
    2.3 旋翼空气动力学分析与动力学模型改进第37-42页
        2.3.1 旋翼空气动力学分析第37-40页
        2.3.2 旋翼阻力模型第40-42页
    2.4 基于旋翼阻力模型的姿态与速度估计第42-47页
        2.4.1 姿态估计方法第42-44页
        2.4.2 加速度计隔振策略第44-45页
        2.4.3 姿态估计实验第45-46页
        2.4.4 速度估计方法第46-47页
    2.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基于光流法的位置估计方法研究第48-66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基于光流的速度和位置估计方法第48-50页
    3.3 基于特征匹配与LK算法的光流计算方法第50-60页
        3.3.1 Srinivasan算法第50-52页
        3.3.2 Lucas-Kanade算法第52-54页
        3.3.3 Srinivasan算法和Lucas-Kanade算法对比第54-55页
        3.3.4 融合特征匹配的LK算法第55-60页
    3.4 基于光流的自主悬停控制策略第60-65页
        3.4.1 自主悬停控制策略第60-61页
        3.4.2 自主悬停实验第61-65页
    3.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4章 基于线结构光的位置估计方法研究第66-85页
    4.1 引言第66页
    4.2 基于线结构光的环境测量方法第66-72页
        4.2.1 线结构光测量原理第67-68页
        4.2.2 激光条纹中心定位方法第68-69页
        4.2.3 线结构光法的硬件组成与性能指标第69-72页
    4.3 扫描匹配算法第72-77页
        4.3.1 扫描匹配的常用算法分析第72-74页
        4.3.2 基于解空间搜索的扫描匹配策略第74-77页
    4.4 基于光流法与线结构光法的同时定位与地图创建第77-84页
        4.4.1 过程模型与测量模型第78-79页
        4.4.2 时间更新第79-80页
        4.4.3 测量更新第80-81页
        4.4.4 EKF-SLAM的执行过程第81-83页
        4.4.5 光流法与线结构光相结合的EKF-SLAM实验第83-84页
    4.5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四旋翼微型飞行器机动飞行控制策略研究第85-103页
    5.1 引言第85页
    5.2 线性与非线性姿态控制第85-88页
        5.2.1 小角度姿态控制第85-86页
        5.2.2 大角度姿态控制第86-88页
    5.3 机动飞行模式研究第88-98页
        5.3.1 机动能力分析第89页
        5.3.2 直线飞行模式第89-91页
        5.3.3 水平圆周飞行模式第91-93页
        5.3.4 纵向圆周飞行模式第93-94页
        5.3.5 空翻模式第94-98页
    5.4 高速飞行中的平滑转向控制策略第98-101页
        5.4.1 水平面内的平滑转向控制策略第98-99页
        5.4.2 非水平面内的平滑转向控制策略第99-101页
    5.5 本章小结第101-103页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15-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个人简历第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创新药物临床试验现状及风险管理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北京古村落空间解析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