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橡胶工业论文--天然橡胶论文

接枝改性炭黑、白炭黑应用于天然橡胶的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缩写词和代号说明第14-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0页
    1.1 引言第16-17页
    1.2 天然橡胶概述第17-19页
    1.3 古塔波胶(杜仲胶)概述第19-20页
    1.4 橡胶用主要补强填料第20-30页
        1.4.1 炭黑概述第20-27页
        1.4.2 白炭黑概述第27-30页
    1.5 填料补强橡胶理论综述第30-36页
        1.5.1 填料-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第30-32页
        1.5.2 填料-填料相互作用第32-33页
        1.5.3 填料补强橡胶作用机理第33-36页
    1.6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36-37页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37-38页
        1.7.1 研究思路第37页
        1.7.2 研究内容第37-38页
    1.8 主要创新点第38-40页
第二章 表面接枝改性炭黑制备与表征第40-60页
    2.1 引言第40页
    2.2 炭黑表面接枝改性原理与研究思路第40-41页
        2.2.1 改性原理第40-41页
        2.2.2 研究思路第41页
    2.3 实验部分第41-45页
        2.3.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41-42页
        2.3.2 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第42-43页
        2.3.3 样品的分析、表征第43-4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5-59页
        2.4.1 炭黑表面氧化的表征与分析第45-51页
        2.4.2 炭黑表面接枝改性的表征与分析第51-59页
    2.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三章 改性炭黑补强天然橡胶的性能研究第60-76页
    3.1 前言第60页
    3.2 实验部分第60-64页
        3.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60-61页
        3.2.2 天然橡胶/改性炭黑材料的制备第61-62页
        3.2.3 硫化特性测试第62页
        3.2.4 物理机械性能第62页
        3.2.5 硫化胶交联密度的测定第62-63页
        3.2.6 混炼胶结合橡胶的测定第63页
        3.2.7 动态力学特性测试第63页
        3.2.8 胶料微观形貌观察第63-6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4-74页
        3.3.1 表面接枝炭黑对天然橡胶硫化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3.3.2 表面接枝炭黑对天然橡胶表观交联密度的影响第65-66页
        3.3.3 表面接枝炭黑对天然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3.3.4 表面接枝炭黑对天然橡胶耐磨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3.3.5 表面接枝炭黑对天然橡胶屈挠性能的影响第69-70页
        3.3.6 表面接枝炭黑对天然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0-72页
        3.3.7 炭黑、改性炭黑与天然橡胶间的相互作用第7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四章 改性炭黑补强天然橡胶的 Payne 效应研究第76-88页
    4.1 引言第76-77页
    4.2 实验部分第77页
        4.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77页
        4.2.2 接枝炭黑/天然橡胶的制备第77页
        4.2.3 RPA 效应分析第77页
    4.3 炭黑在天然橡胶基体中的分散与聚集第77-87页
        4.3.1 炭黑用量对天然橡胶 Payne 效应的影响第77-82页
        4.3.2 停放时间对天然橡胶 Payne 效应的影响第82-85页
        4.3.3 结合胶与混炼胶剪切模量 G′的关系第85-87页
    4.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五章 改性炭黑补强天然橡胶的应变软化特性研究第88-111页
    5.1 引言第88-90页
    5.2 实验部分第90-91页
        5.2.1 实验原料第90页
        5.2.2 炭黑与改性炭黑填充天然橡胶的制备第90页
        5.2.3 应变软化测试第90-9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1-110页
        5.3.1 不同含量填料填充天然橡胶的应变软化效应第91-96页
        5.3.2 炭黑改性前后对天然橡胶的应变软化效应影响第96-98页
        5.3.3 后处理方式对天然橡胶应变软化效应的影响第98-100页
        5.3.4 橡胶分子链的极限伸长第100-106页
        5.3.5 天然橡胶/炭黑的补强机理与应变软化机理第106-110页
    5.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第六章 原位接枝白炭黑用于天然橡胶的性能研究第111-149页
    6.1 前言第111页
    6.2 实验部分第111-112页
        6.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111-112页
        6.2.2 原位接枝改性白炭黑/天然橡胶的制备第112页
        6.2.3 性能测试第11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12-148页
        6.3.1 改性剂种类对天然橡胶/白炭黑性能的影响第112-121页
        6.3.2 改性剂用量对天然橡胶/白炭黑性能的影响第121-127页
        6.3.3 分散剂用量对天然橡胶/白炭黑性能的影响第127-133页
        6.3.4 热处理温度对天然橡胶/白炭黑性能的影响第133-137页
        6.3.5 热处理时间对天然橡胶/白炭黑性能的影响第137-141页
        6.3.6 白炭黑补强天然橡胶配方的正交试验第141-144页
        6.3.7 白炭黑在天然橡胶基体中的分散与聚集第144-148页
    6.4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第七章 高性能天然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第149-183页
    7.1 前言第149-150页
    7.2 实验部分第150-153页
        7.2.1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150-151页
        7.2.2 试样制备第151-153页
        7.2.3 性能测试第153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53-181页
        7.3.1 TPI 基础性能研究第153-160页
        7.3.2 TPI 并用量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第160-167页
        7.3.3 促进剂种类对 NR/TPI 性能的影响第167-171页
        7.3.4 不同硫化体系对 NR/TPI 性能的影响第171-176页
        7.3.5 炭黑与白炭黑并用比对 NR/TPI 性能的影响第176-181页
    7.4 本章小结第181-183页
第八章 动态高性能天然橡胶的工业应用研究第183-193页
    8.1 前言第183-184页
    8.2 实验部分第184-187页
        8.2.1 实验原料与仪器第184页
        8.2.2 试样制备第184-185页
        8.2.3 性能测试第185-187页
    8.3 结果与讨论第187-191页
        8.3.1 三种弹性球铰的静刚度测试第187-190页
        8.3.2 三种弹性球铰的疲劳寿命测试第190-191页
    8.4 本章小结第191-193页
结论第193-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20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05-207页
致谢第207-208页
附件第208页

论文共2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道路交通事故再现及预防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多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及精确质量数据库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