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Superpave的起源 | 第11-12页 |
·Superpave混合料设计方法与传统马歇尔设计方法的比较 | 第12页 |
·Superpave在我国的发展 | 第12-13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二章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 | 第15-18页 |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简介 | 第15页 |
·现行马歇尔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的局限性 | 第15-16页 |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体积设计法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室内试验研究 | 第18-36页 |
·试验方案设计 | 第18页 |
·原材料技术性质测试分析 | 第18-23页 |
·苏北地区沥青胶结料PG等级的合理选用 | 第18-22页 |
·沥青的试验指标 | 第22页 |
·粗集料的技术性能指标 | 第22-23页 |
·细集料的技术性能指标 | 第23页 |
·矿粉的技术性能指标 | 第23页 |
·试验方法与主要试验设备 | 第23-27页 |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 | 第27-34页 |
·级配选择及要求 | 第27-28页 |
·初选级配 | 第28-30页 |
·旋转压实试验 | 第30-31页 |
·混合料体积指标 | 第31-33页 |
·最大次数验证 | 第33-34页 |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 | 第34-36页 |
·水稳定性检验 | 第34页 |
·高温稳定性检验 | 第34-35页 |
·室内配合比结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SUPERPAVE施工技术研究 | 第36-46页 |
·试验路的选择及试验方案 | 第36页 |
·试验路段的选择 | 第36页 |
·试验方案 | 第36页 |
·试验路的原材料技术要求及质量控制 | 第36-37页 |
·沥青 | 第36页 |
·粗集料 | 第36-37页 |
·细集料 | 第37页 |
·填料 | 第37页 |
·现场试验配合比设计 | 第37-39页 |
·目标配合比设计 | 第37页 |
·生产配合比设计 | 第37-39页 |
·混合料的拌和生产 | 第39页 |
·拌和设备 | 第39页 |
·拌和时间 | 第39页 |
·拌和温度 | 第39页 |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 第39-40页 |
·混合料的摊铺与压实 | 第40-42页 |
·混合抖的摊铺 | 第40-41页 |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 第41-42页 |
·试验路的检测结果 | 第42-46页 |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检查 | 第43页 |
·Superpave路面的施工质量检查 | 第43-44页 |
·水稳定性检验 | 第44-45页 |
·高温稳定性检验 | 第45-46页 |
第五章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苏北地区的应用 | 第46-50页 |
·SUPERPAVE在连盐高速公路连云港段的应用 | 第46-48页 |
·Sup25下面层原材料技术要求 | 第46-47页 |
·Sup25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 | 第47页 |
·Sup25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 第47-48页 |
·Sup25下面层原材料技术要求 | 第48页 |
·SUPERPAVE在204国道盐城段的应用 | 第48-49页 |
·SUPERPAVE在322省道徐州段的应用 | 第49页 |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在苏北地区应用的经济效益分析 | 第49-50页 |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