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互通式立交规划设计与应用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山区城镇的特点分析 | 第10页 |
·山区城镇互通式立交的特点 | 第10-11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存在的不足 | 第11-13页 |
·立体交叉的发展概况 | 第13-22页 |
·交叉 | 第13页 |
·国内外立体交叉的发展 | 第13-17页 |
·立体交叉的类型和特点 | 第17-21页 |
·立体交叉的发展方向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山区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与选型 | 第24-63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的特点 | 第24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 第24-26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中的影响因素 | 第24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的基本要求 | 第24-25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选型的基本原则 | 第26-28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选型的影响因素 | 第26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选型的基本要求 | 第26-27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选型的基本原则 | 第27-28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规划与选型的基本方法 | 第28-30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的基本方法 | 第28-30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选型的基本方法 | 第30页 |
·山区互通式立交总体规划与选型应用技术研究 | 第30-63页 |
·立交位置的选定与立交选型 | 第31-36页 |
·交通需求分析 | 第36-46页 |
·立交规划及选型与公路网之间的关系 | 第46-52页 |
·立交与沿线设施的合并设置 | 第52-58页 |
·立交与桥梁、隧道等构造物之间的关系 | 第58-60页 |
·立交与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 | 第60-63页 |
第三章 立交区主线及匝道线形设计 | 第63-73页 |
·匝道设计速度的确定 | 第63-67页 |
·对匝道设计速度的理解 | 第63-64页 |
·匝道设计速度在立交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第64-67页 |
·立交区主线平、纵面设计要点 | 第67-70页 |
·主线圆曲线半径及超高 | 第68页 |
·主线纵坡 | 第68-69页 |
·主线的线形指标要求 | 第69页 |
·主线的综合设计 | 第69-70页 |
·立交匝道设计要点 | 第70-73页 |
·半直连式匝道设计 | 第70页 |
·环形匝道设计 | 第70-72页 |
·匝道的超高设计 | 第72-73页 |
第四章 立交端部设计 | 第73-91页 |
·变速车道 | 第73-81页 |
·变速车道的类别 | 第73-74页 |
·变速车道组成及长度的确定 | 第74-76页 |
·变速车道设计 | 第76-79页 |
·山区立交变速车道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79-81页 |
·匝道端部设计 | 第81-87页 |
·匝道端部设计注意事项 | 第81-82页 |
·匝道端部的细部设计 | 第82-87页 |
·立交区平面交叉口设计 | 第87-91页 |
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 | 第91-93页 |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91-92页 |
·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