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应用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图片目录 | 第8-9页 |
绪论 | 第9-21页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综述 | 第9-15页 |
二、动画起源及其发展概况 | 第15-21页 |
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及其与动画的关系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概念及其特征 | 第21-25页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 第21-22页 |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第22-24页 |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的关系 | 第25-29页 |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具体体现 | 第29-45页 |
第一节 国产动画中的传统民族文化意蕴 | 第29-34页 |
一、民族风格的开山之作 | 第29-30页 |
二、鸿篇巨制《大闹天宫》 | 第30-31页 |
三、灵动墨趣——水墨动画 | 第31-32页 |
四、意味深远的留白 | 第32-33页 |
五、中国式幽默 | 第33-34页 |
第二节 美国动画中的中国风情 | 第34-38页 |
一、动画电影《花木兰》的中国文化元素 | 第34-36页 |
二、动画电影《功夫熊猫》的中国文化元素 | 第36-38页 |
第三节 日本动漫中的中国文化情结 | 第38-45页 |
一、古典名著 | 第39-40页 |
二、民间传说和志怪文化 | 第40-41页 |
三、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形式 | 第41-45页 |
第三章 中国动画发展的文化基因 | 第45-59页 |
第一节 民族艺术的浸润 | 第45-49页 |
一、传统戏剧艺术 | 第45-46页 |
二、传统美术及造型艺术 | 第46-48页 |
三、传统民乐艺术 | 第48-49页 |
第二节 传统民间文学的滋养 | 第49-53页 |
一、古典神话题材 | 第49-51页 |
二、民间传说和少数民族题材 | 第51-52页 |
三、童话及成语、寓言故事题材 | 第52-53页 |
第三节 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 第53-59页 |
一、中和之美 | 第53-54页 |
二、文以载道 | 第54-55页 |
三、天人合一 | 第55-59页 |
第四章 当前国产动画发展的文化困境 | 第59-69页 |
第一节 盲目模仿缺乏创新意识 | 第59-62页 |
第二节 创作定位失衡缺乏分级制度 | 第62-65页 |
第三节 民族化表达的误区 | 第65-69页 |
一、表面文化元素堆砌 | 第65-66页 |
二、民族内蕴缺失 | 第66-69页 |
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动画创作中的表达策略 | 第69-77页 |
第一节 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 | 第69-71页 |
第二节 当代动画技术美学的延伸 | 第71-73页 |
第三节 期待大众传统审美的回归 | 第73-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