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混凝土支撑轴力的监测方法 | 第13-20页 |
2.1 钢筋计监测支撑轴力 | 第13-17页 |
2.1.1 仪器介绍 | 第13-14页 |
2.1.2 钢筋计的安装方法 | 第14-15页 |
2.1.3 支撑轴力监测值计算 | 第15-17页 |
2.2 应变计监测支撑轴力 | 第17-19页 |
2.2.1 仪器介绍 | 第17-18页 |
2.2.2 器件安装方法 | 第18页 |
2.2.3 支撑轴力监测值计算 | 第18-19页 |
2.3 其它方法 | 第1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异常工程实例 | 第20-30页 |
3.1 佛山顺德大良某深基坑工程 | 第20-23页 |
3.2 佛山禅城某深基坑工程 | 第23-25页 |
3.3 佛山顺德龙江某基坑工程 | 第25-27页 |
3.4 番禺榄核某基坑工程 | 第27-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异常原因分析 | 第30-38页 |
4.1 基坑设计理论 | 第30页 |
4.2 传感器误差 | 第30-31页 |
4.3 传感器安装及混凝土浇筑 | 第31页 |
4.4 外部因素 | 第31-32页 |
4.5 混凝土收缩 | 第32-33页 |
4.6 混凝土徐变 | 第33-35页 |
4.7 弹性模量 | 第35-37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计算新公式 | 第38-57页 |
5.1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计算新公式的推导 | 第38-44页 |
5.1.1 混凝土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 第38-40页 |
5.1.2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5.1.3 混凝土抗压强度代表值 | 第41-42页 |
5.1.4 支撑轴力监测值计算中混凝土抗压强度代表值取值 | 第42-44页 |
5.1.5 混凝土支撑不考虑徐变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44页 |
5.2 混凝土应变与时间的关系 | 第44-47页 |
5.3 混凝土支撑轴力监测值计算新公式 | 第47-5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支撑轴力监测新法 | 第57-63页 |
6.1 支撑端部冠梁水平位移法 | 第57页 |
6.2 反射片法 | 第57-58页 |
6.3 测量方法测得应变值的误差分析 | 第58-59页 |
6.4 实际工程应用 | 第59-6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结论 | 第63页 |
7.2 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