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 问题提出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二、 问题提出研究的现状 | 第12-15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三、 问题提出研究的意义 | 第15-17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5-17页 |
四、 本文将要做的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本文涉及的基本理论 | 第18-22页 |
一、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8页 |
(二) 主体教育理论 | 第18页 |
(三) 同化顺应平衡说与元认知心理学理论 | 第18-19页 |
(四) 学习要涉及深层意义及习惯相关作用 | 第19页 |
(五) 问题提出研究的方法基础 | 第19-20页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一) 数学问题及数学问题提出 | 第20-21页 |
(二) 数学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策略研究 | 第22-39页 |
一、 “问题提出表”的设计 | 第22-25页 |
二、 结合问题提出表与中学数学教学技能的教学策略研究 | 第25-34页 |
(一) 问题提出表中弄清情境(条件)本质和拟定计划阶段的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25-31页 |
(二) 问题提出表中实现计划阶段的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31-32页 |
(三) 问题提出表中回顾阶段的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32-34页 |
三、 结合问题提出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 | 第34-39页 |
(一) 否定假设法的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34-35页 |
(二) “对立统一”与“整体与局部”思想方法的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35-36页 |
(三) 数学理论框架思想方法的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36-37页 |
(四) 类比联想法与关系映射反演原则的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案例研究 | 第39-57页 |
一、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案例研究 | 第39-40页 |
二、 高中数学命题教学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案例研究 | 第40-44页 |
三、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案例研究 | 第44-45页 |
四、 高中数学教师课堂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案例实践 | 第45-57页 |
第五章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思考与探讨 | 第57-63页 |
一、 课题研究的思考 | 第57-61页 |
(一) 引导学生问题提出教学的课堂观念、课堂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 第57-58页 |
(二) 高中数学特点对引导学生问题提出教学的课堂要求 | 第58-59页 |
(三) 教师提问与学生提问的时机、程度的衡量标准及其关系 | 第59页 |
(四) 发现问题、问题心智与提出问题的关系 | 第59页 |
(五) 课题研究的功效及相应的教学程序 | 第59-61页 |
二、 课题研究的探讨 | 第61-63页 |
(一) 高中数学课堂外即课堂前、后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研究 | 第61页 |
(二) 高中数学课堂引导学生问题提出的教学原则 | 第61页 |
(三) 高中数学课堂引导学生问题提出教学的课堂外的影响因素 | 第61-63页 |
回顾与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