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管理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一、 问题的起源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一) 问题研究综述第8-9页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第9-10页
    二、 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0-12页
        (一) 行为主义理论第10-11页
        (二) 认知主义理论第11页
        (三) 人本主义理论第11页
        (四) 建构主义理论第11-12页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2-13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管理的相关理论问题概述第13-19页
    一、 课堂有效管理的涵义与基本目标第13-15页
        (一) 课堂有效管理涵义界定第13-14页
        (二) 课堂有效管理的基本目标第14-15页
    二、 课堂有效管理的基本内容与课堂管理的实践形式第15-19页
        (一) 课堂有效管理的基本内容第15-16页
        (二) 课堂管理的实践形式第16-19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管理的功能与意义第19-25页
    一、 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管理的特殊教育功能第19-21页
        (一) 教学目标的直接教育性第19-20页
        (二) 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第20页
        (三) 教学要求的时代性第20-21页
    二、 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管理的意义第21-25页
        (一)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第21-22页
        (二) 组织与维持学生的注意力,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第22页
        (三)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和行为习惯,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需求第22-23页
        (四)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23-24页
        (五) 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综合素养,有效支持教育改革第24-25页
第四章 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第25-36页
    一、 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存在问题及其归类第25-27页
        (一) 思想政治课课堂问题描述第25-26页
        (二) 影响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的课堂问题行为归类第26-27页
    二、 思想政治课课堂管理的问题归因分析第27-36页
        (一) 教师方面的原因第28-31页
        (二) 学生方面的原因第31-33页
        (三) 学校及班主任管理方面的原因第33-36页
第五章 思想政治课课堂有效管理的多维策略第36-45页
    一、 教师的维度——加强研究,全面提高管理素质与技巧第36-40页
        (一) 教师视学生为课堂活动主体——善于挖掘教学的德育内容第36-37页
        (二) 教师用“情感”管理课堂——反对控制课堂第37-38页
        (三) 赏识教育——恰当地使用课堂激励手段,反对流于形式激励第38页
        (四) 教师正确分配注意力——全面倾听学生的情感与需求第38-39页
        (五) 教师正确适应教学变化与使用强化技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刺激第39-40页
    二、 学生的维度——加强自我教育,提升管理自律能力第40-41页
        (一) 组织学生确定课堂行为规范,防范问题行为发生第40页
        (二) 降低焦虑,增强自信,适时与教师交流思想情感第40页
        (三) 正面理解教师的关注与批评,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第40页
        (四) 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共同营造和谐学习氛围第40-41页
    三、 学校的维度——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人本化建设第41-45页
        (一)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减少对课堂教学的干扰第41页
        (二) “以人为本”制定管理规章与规则,重视对学生的激励第41-42页
        (三) 倡导情感教育,淡化硬性管理手段第42-45页
结束语第45-47页
注释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设计反思研究
下一篇: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