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选题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特色 | 第10-11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特色 | 第11页 |
第四节 文章的结构安排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美国音乐教育背景下的《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 | 第14-24页 |
第一节 美国的音乐教育 | 第14-19页 |
一 教育目标 | 第14-16页 |
二 教育体系 | 第16-18页 |
三 教育模式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美国音乐教育与“三大”音乐教学法的联系 | 第19-23页 |
一 “三大”音乐教学法的对比 | 第19-22页 |
二 “三大”音乐教学法在美国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第三节 美国音乐教育在《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中的体现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的教材分析 | 第24-47页 |
第一节 教学理念 | 第25-33页 |
一 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 第26-28页 |
二 培养儿童的音乐创造力 | 第28-29页 |
三 培养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 | 第29-33页 |
第二节 教材内容 | 第33-39页 |
一 整体把控 | 第33-34页 |
二 教学方法 | 第34-39页 |
第三节 教材特色 | 第39-47页 |
一 选曲多元化 | 第39-41页 |
二 注重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 第41-42页 |
三 强调音乐听觉的重要性 | 第42-45页 |
四 重视对儿童音乐想象力的启发 | 第45-47页 |
第三章 《菲伯尔钢琴基础教程》对国内钢琴教育的启迪 | 第47-55页 |
第一节 实现真正的“快乐学琴” | 第47-49页 |
一 始终以兴趣作为学琴的目的 | 第47-48页 |
二 钢琴教材的与时俱进 | 第48页 |
三 教师水平的整体提高 | 第48-49页 |
第二节 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音乐全方位的培养 | 第49-52页 |
一 音乐认知方面 | 第49-50页 |
二 音乐创造力方面 | 第50-51页 |
三 音乐多元化方面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注重民族性的传承 | 第52-55页 |
一 普及我国自编钢琴教材的使用 | 第53-54页 |
二 正确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钢琴音乐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