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3 国内外纳税服务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1 国外纳税服务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国内纳税服务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纳税服务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6-22页 |
2.1 纳税服务的涵义 | 第16-17页 |
2.2 纳税服务的内容 | 第17页 |
2.3 纳税服务的主要原则 | 第17-18页 |
2.4 纳税服务的理论依据 | 第18-21页 |
2.4.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8-19页 |
2.4.2 税收遵从理论 | 第19-20页 |
2.4.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鹤岗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2-37页 |
3.1 我国纳税服务的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3.1.1 纳税服务的萌芽阶段 | 第23页 |
3.1.2 纳税服务的发展阶段 | 第23页 |
3.1.3 纳税服务的提升阶段 | 第23-24页 |
3.2 鹤岗市国税系统总体分析 | 第24-29页 |
3.2.1 鹤岗市国税系统概况 | 第24-25页 |
3.2.2 鹤岗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现状 | 第25-29页 |
3.3 鹤岗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9-36页 |
3.3.1 纳税服务理念落后 | 第29-30页 |
3.3.2 机构设置不完善 | 第30-31页 |
3.3.3 办税流程复杂 | 第31-32页 |
3.3.4 税收宣传流于形式 | 第32-33页 |
3.3.5 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第33-35页 |
3.3.6 纳税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国内外纳税服务的经验借鉴 | 第37-47页 |
4.1 国外的做法和纳税服务经验 | 第37-41页 |
4.1.1 美国的纳税服务 | 第37-38页 |
4.1.2 德国的纳税服务 | 第38-39页 |
4.1.3 英国的纳税服务 | 第39-40页 |
4.1.4 澳大利亚的纳税服务 | 第40-41页 |
4.2 国外纳税服务的经验总结 | 第41-42页 |
4.3 国内的做法和纳税服务经验 | 第42-45页 |
4.3.1 北京的纳税服务 | 第42-43页 |
4.3.2 厦门的纳税服务 | 第43-44页 |
4.3.3 苏州的纳税服务 | 第44-45页 |
4.3.4 张家界的纳税服务 | 第45页 |
4.4 国内的纳税服务经验借鉴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优化鹤岗市国税系统纳税服务的对策 | 第47-58页 |
5.1 完善组织机构设置 | 第47-48页 |
5.1.1 优化纳税服务中心的职能 | 第47-48页 |
5.1.2 设立煤炭企业管理中心 | 第48页 |
5.2 优化办税服务流程 | 第48-51页 |
5.2.1 精简审批项目 | 第48-49页 |
5.2.2 优化申报制度 | 第49-50页 |
5.2.3 完善缴款方式 | 第50页 |
5.2.4 沟通外部环境 | 第50-51页 |
5.3 加强税法宣传辅导 | 第51-53页 |
5.3.1 丰富宣传内容 | 第51-52页 |
5.3.2 拓宽宣传渠道 | 第52页 |
5.3.3 加强个性化辅导 | 第52-53页 |
5.4 加强税务干部队伍建设 | 第53-55页 |
5.4.1 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 第53-54页 |
5.4.2 加强教育培训 | 第54页 |
5.4.3 完善激励制度 | 第54-55页 |
5.5 积极推动纳税服务的社会化 | 第55-57页 |
5.5.1 明确工作职责 | 第55-56页 |
5.5.2 培育多元服务主体 | 第56页 |
5.5.3 创新社会化服务方式 | 第56页 |
5.5.4 深入开展税收志愿者服务 | 第56-5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后记 | 第63-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