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8-10页
第1章 问题的提出第10-14页
    1.1 农村环境污染触目惊心第10-11页
    1.2 农村发展融资困难第11-12页
    1.3 农村金融法律缺失第12-14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4-21页
    2.1 农村的涵义第14-15页
        2.1.1 农村的概念第14页
        2.1.2 农村的特征第14-15页
    2.2 生态的内涵第15-16页
        2.2.1 生态的概念界定第15页
        2.2.2 生态的特征第15页
        2.2.3 生态文明战略第15-16页
    2.3 金融生态的内涵及理论第16-18页
        2.3.1 金融生态的概念界定第16-17页
        2.3.2 金融生态建设第17-18页
    2.4 农村金融生态的内涵第18-21页
        2.4.1 农村金融生态的涵义和特点第18-19页
        2.4.2 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因素第19页
        2.4.3 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第19-21页
第3章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现状第21-33页
    3.1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作用第21-23页
        3.1.1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是一种农村金融利益分配格局第21-22页
        3.1.2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是农民金融权益的保障第22-23页
    3.2 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第23-27页
        3.2.1 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第23-24页
        3.2.2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第24-25页
        3.2.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法律现状第25-27页
    3.3 农村金融直接融资制度第27-30页
        3.3.1 农村证券期货的相关理论第28-29页
        3.3.2 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第29-30页
    3.4 农业保险和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第30-33页
        3.4.1 农业责任保险第30-31页
        3.4.2 环境责任保险的涵义和特征第31-33页
第4章 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比较考察第33-39页
    4.1 普惠金融体系第33-34页
        4.1.1 普惠金融的概念和由来第33页
        4.1.2 构建普惠金融的作用第33-34页
    4.2 赤道原则第34-36页
        4.2.1 赤道原则概述第34页
        4.2.2 赤道原则的主要内容第34-36页
        4.2.3 赤道原则存在的问题第36页
    4.3 微金融模式第36-39页
        4.3.1 微金融的定义和特点第36-37页
        4.3.2 印度和孟加拉微金融的现状第37页
        4.3.3 微金融模式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启示第37-39页
第5章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的建议第39-44页
    5.1 提高农村金融法律位阶、确认多元主体第39-40页
        5.1.1 构建框架性法律文件第39-40页
        5.1.2 以法律形式确认农村金融多元主体,促进有效竞争第40页
    5.2 合理规制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第40-42页
        5.2.1 构建农村政策性金融法律体系第40-41页
        5.2.2 构建有农村合作金融规范体系第41页
        5.2.3 构建农村金融辅助制度规范体系第41-42页
        5.2.4 完善信贷信息机制第42页
    5.3 对于民间金融制度的规范和引导第42-44页
        5.3.1 民间金融的概念第42页
        5.3.2 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发展的措施第42-44页
结束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警黄金部队文化构建路径研究--以武警黄金第二总队为个案分析
下一篇:郑州市动物疫情应急处置补偿现状与对策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