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社会的需求 | 第7-8页 |
1.1.2 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第8页 |
1.1.3 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第8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第2章 创造性问题解决(CPS)模型的概述 | 第9-16页 |
2.1 CPS模型的起源 | 第9页 |
2.2 CPS模型的操作程序的发展 | 第9-13页 |
2.2.1 帕恩斯的五阶段模型 | 第10页 |
2.2.2 特芬格等人的三成分六阶段模型 | 第10-11页 |
2.2.3 多维尔等人的四成分八阶段模型 | 第11-13页 |
2.3 CPS模型的特点与内涵 | 第13-14页 |
2.3.1 注重聚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交替运用 | 第13页 |
2.3.2 注重目标的多样性与问题的开放性 | 第13-14页 |
2.3.3 注重合作学习 | 第14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4.1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 | 第14页 |
2.4.2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与“创造力”理论 | 第14-15页 |
2.4.3 杜威的“思维五步法” | 第15页 |
2.4.4 华莱士的“四阶段论” | 第15-16页 |
第3章 国内外CPS模型与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3.1 国外关于CPS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3.2 内地及台湾地区关于CPS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4章 基于CPS模型的生物教学策略与应用 | 第19-22页 |
4.1 教学策略 | 第19-20页 |
4.1.1 CPS模型的使用应以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背景 | 第19页 |
4.1.2 重视双向思维 | 第19页 |
4.1.3 强调小组合作 | 第19-20页 |
4.1.4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 第20页 |
4.2 CPS模型与生物教学相结合的案例 | 第20-22页 |
第5章 基于CPS模型的生物教学案例设计及实践——以“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一节为例 | 第22-29页 |
5.1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制定及依据 | 第22-23页 |
5.1.1 课程标准分析 | 第22页 |
5.1.2 教材内容与教学对象分析 | 第22-23页 |
5.2 教学过程 | 第23-26页 |
5.3 实践结果及评价 | 第26-29页 |
5.3.1 对学生的评价 | 第26-27页 |
5.3.2 对教师的评价 | 第27页 |
5.3.3 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 第27页 |
5.3.4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 第27-29页 |
第6章 总结与建议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