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0-2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2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关于教育科研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 | 第12-13页 |
2.关于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方式的研究 | 第13-14页 |
3.关于教师教育能力培养的研究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关于教育科研内涵的研究 | 第15-16页 |
2.关于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特征的研究 | 第16-17页 |
3.关于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研究 | 第17-18页 |
4.关于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19页 |
5.关于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 | 第19-20页 |
(三) 已有研究评述 | 第20-21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21页 |
(一) 教育科研 | 第21页 |
(二)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 第21页 |
(三) 教育科研能力 | 第21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21-22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22页 |
五、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二) 研究思路 | 第23页 |
六、研究创新 | 第23-24页 |
(一) 理论创新 | 第23页 |
(二) 方法创新 | 第23页 |
(三) 视角创新 | 第23-24页 |
第一章 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4-27页 |
一、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一)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 第24页 |
(二)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 第24页 |
(三) 教育创新的要求 | 第24-25页 |
(四) 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 | 第25页 |
(五) 校内教师教育科研发展态势不佳 | 第25-26页 |
二、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一) 小学教育科研具有草根性特点,与专业研究人员进行互补 | 第26页 |
(二) 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小学教师展开科研提供丰富的素材 | 第26页 |
(三) 素质教育的实施为小学教育科研打开了广阔的前景 | 第26-27页 |
第二章 Z老师教育科研能力成长的个案解读 | 第27-51页 |
一、教育科研能力成长的周期分析 | 第27-29页 |
二、选择Z老师的缘起 | 第29-30页 |
三、关于Z老师教育科研情况简介 | 第30-32页 |
四、Z老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成长历程 | 第32-51页 |
(一) 初始积累期 | 第32-36页 |
(二) 挫折前进期 | 第36-39页 |
(三) 发展期 | 第39-44页 |
(四) 成熟期 | 第44-51页 |
第三章 Z老师教育科研能力成长的影响因素以及所处困境分析 | 第51-61页 |
一、Z老师教育科研能力成长的影响因素 | 第51-58页 |
(一) 内部影响因素 | 第51-56页 |
(二) 外部影响因素 | 第56-58页 |
二、Z老师教育科研能力成长中的困境 | 第58-61页 |
(一) 教学任务沉重,教育科研时间紧张 | 第58页 |
(二) 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制约科研的顺利展开 | 第58-59页 |
(三) 小学内部不重视科研,教育科研环境不健全 | 第59页 |
(四) 缺乏专门的科研培训和指导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 第61-71页 |
一、小学教师个人层面 | 第61-64页 |
(一) 树立正确的教育科研观念,积极投身教育科研实践 | 第61-62页 |
(二) 终身学习,做好专业知识积累 | 第62-63页 |
(三) 遵循教育科研能力成长阶段的要求,有效完成关键期的成长 | 第63-64页 |
二、学校层面 | 第64-67页 |
(一) 解决教学时间与科研时间的冲突 | 第64-65页 |
(二) 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 | 第65-67页 |
三、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 第67-71页 |
(一) 开展校际间教育科研合作 | 第67-68页 |
(二) 从政策层面加强对小学教师科研的评价和激励 | 第68页 |
(三) 增加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促进科研顺利展开 | 第68-69页 |
(四) 多样化科研培训的方式和分阶段的科研培训内容 | 第69-71页 |
结语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