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5-16页 |
1.4.2 综合分析法 | 第16页 |
1.4.3 比较研究法 | 第16页 |
1.5 研究的创新性 | 第16-17页 |
第2章 全球意识的概述 | 第17-24页 |
2.1 全球意识的含义 | 第17-18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17页 |
2.1.2 全球意识的内涵 | 第17-18页 |
2.2 全球意识的特点 | 第18-20页 |
2.2.1 整体性 | 第18-19页 |
2.2.2 差异性 | 第19页 |
2.2.3 发展性 | 第19-20页 |
2.2.4 可塑性 | 第20页 |
2.3 全球意识的构成 | 第20-24页 |
2.3.1 全球视野意识 | 第20-21页 |
2.3.2 全球参与意识 | 第21页 |
2.3.3 全球机遇意识 | 第21-22页 |
2.3.4 全球利益意识 | 第22-23页 |
2.3.5 全球发展意识 | 第23-24页 |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必要性 | 第24-37页 |
3.1 更好发挥高校育人功能 | 第24-28页 |
3.1.1 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 | 第24-25页 |
3.1.2 弘扬“三个面向”思想 | 第25-26页 |
3.1.3 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 第26-28页 |
3.1.4 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 第28页 |
3.2 强化高校思政教育功能 | 第28-37页 |
3.2.1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需要 | 第28-30页 |
3.2.2 培养大学生树立“四个自信”需要 | 第30-31页 |
3.2.3 培养大学生“四个正确认识”的需要 | 第31-33页 |
3.2.4 培养大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需要 | 第33-35页 |
3.2.5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需要 | 第35-37页 |
第4章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全球意识的思路 | 第37-54页 |
4.1 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 | 第37-42页 |
4.1.1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 第37-38页 |
4.1.2 将全球意识培养融入思政课教学目标 | 第38-42页 |
4.2 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 第42-49页 |
4.2.1 充分挖掘思政课教材中全球意识相关的内容 | 第42-47页 |
4.2.2 大力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 | 第47-48页 |
4.2.3 正确处理全球意识培养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 第48-49页 |
4.3 发挥多种课堂作用 | 第49-54页 |
4.3.1 发挥传统课堂主渠道作用 | 第49-50页 |
4.3.2 发挥第二课堂作用 | 第50-52页 |
4.3.3 发挥网络课堂的作用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