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机制探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改革传统调解制度的缘由 | 第11-17页 |
第一节 调解在我国的发展轨迹 | 第11-15页 |
一、我国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2页 |
二、三种传统调解类型的利弊分析 | 第12-15页 |
第二节 我国调解制度的现代化转型 | 第15-17页 |
一、我国传统调解制度中的非现代因素 | 第15-16页 |
二、调解制度的现代化出路 | 第16-17页 |
第二章 诉前调解的基本理论 | 第17-31页 |
第一节 诉前调解概述 | 第17-22页 |
一、诉前调解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我国法律法规中涉及诉前调解的规定 | 第18-19页 |
三、诉前调解的准司法性质 | 第19-22页 |
第二节 诉前调解的正当性研究 | 第22-29页 |
一、诉前调解的背景追溯 | 第22-25页 |
二、法院附设ADR(司法ADR)比较分析 | 第25-28页 |
三、法院附设ADR 的启示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诉前调解的可行性论证 | 第29-31页 |
一、诉前调解的制度化动因 | 第29-30页 |
二、诉前调解的价值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司法 ADR 诉前调解机制实证研究及构建 | 第31-48页 |
第一节 诉前调解机制的模式 | 第31-34页 |
一、司法实践中的诉前调解机制模式介绍 | 第31-32页 |
二、两种模式的分析比较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上海法院司法ADR 诉前调解机制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一、长宁区人民法院“人民调解窗口” | 第34-35页 |
二、松江区人民法院委托人民调解 | 第35页 |
三、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诉前调解 | 第35-37页 |
四、上述三种诉前调解的横向比较 | 第37-40页 |
第三节 司法ADR 模式诉前调解机制构建 | 第40-48页 |
一、司法ADR 模式诉前调解的不足 | 第40-42页 |
二、司法ADR 模式诉前调解机制构建 | 第42-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