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污水再生利用现状 | 第9-12页 |
1.1.1 我国水资源概况及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1.1.2 再生水国内外利用现状 | 第10-12页 |
1.2 氯消毒理论 | 第12-13页 |
1.2.1 氯消毒原理 | 第12页 |
1.2.2 氯消毒的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1.2.3 氯消毒工艺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第13页 |
1.3 污水再生利用中消毒副产物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消毒副产物的产生 | 第13-14页 |
1.3.2 消毒副产物的分类 | 第14-15页 |
1.3.3 消毒副产物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3.4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5 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技术 | 第16-17页 |
1.4 课题意义及来源 | 第17-19页 |
2 试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8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9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0-28页 |
2.3.1 常规水质指标及其测定方法 | 第20-21页 |
2.3.2 气相色谱法测定卤乙酸 | 第21-23页 |
2.3.3 气相色谱法测定三卤甲烷 | 第23-25页 |
2.3.4 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的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2.3.5 三维荧光技术 | 第26-28页 |
3 污水再生工艺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其前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 | 第28-38页 |
3.1 污水再生水厂运行概况 | 第28-2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3.2.1 各处理阶段的常规水质指标和有机物的变化 | 第29-30页 |
3.2.2 卤乙酸和三卤甲烷的变化 | 第30-32页 |
3.2.3 卤乙酸生成潜能和三卤甲烷生成潜能的变化 | 第32-34页 |
3.2.4 荧光特性的变化 | 第34-36页 |
3.3 小结 | 第36-38页 |
4 城市污水再生氯消毒工艺条件优化 | 第38-47页 |
4.1 试验方案 | 第38-40页 |
4.1.1 加氯点的优化 | 第38-39页 |
4.1.2 加氯比例的优化 | 第39页 |
4.1.3 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的应用 | 第39-40页 |
4.2 试验装置 | 第40-41页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45页 |
4.3.1 前、后加氯点优化 | 第42-43页 |
4.3.2 前、后加氯量比例优化 | 第43-44页 |
4.3.3 顺序氯化消毒工艺 | 第44-45页 |
4.4 小结 | 第45-47页 |
5 再生处理工艺运行结果分析 | 第47-54页 |
5.1 消毒副产物生成量 | 第47-48页 |
5.2 出水水质指标 | 第48-49页 |
5.2.1 常规水质指标 | 第48页 |
5.2.2 微生物安全指标 | 第48-49页 |
5.3 卤乙酸与三卤甲烷生成潜能变化 | 第49-50页 |
5.4 荧光特性的变化 | 第50-53页 |
5.5 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建议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