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腐殖酸在不同碳材料上的吸附及降解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0页
    1.1 腐殖酸结构特征、环境效应及去除方法第10-16页
        1.1.1 腐殖酸的结构特征及性质研究现状第10-13页
        1.1.2 腐殖酸及腐殖酸类物质的环境效应第13-15页
        1.1.3 腐殖酸的去除方法第15-16页
    1.2 活性碳材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6-18页
        1.2.1 活性碳材料的吸附特性第17-18页
        1.2.2 活性碳材料的催化性能第18页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1.3.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8页
        1.3.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8-20页
2. 腐殖酸结构特征分析第20-26页
    2.1 实验部分第20-21页
        2.1.1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0页
        2.1.2 腐殖酸结构特征表征第20-21页
            (1) 红外光谱第20页
            (2) TOC第20页
            (3) 紫外光谱第20页
            (4) 电位滴定第20-2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1-24页
        2.2.1 元素分析第21页
        2.2.2 红外光谱分析第21-22页
        2.2.3 紫外光谱分析第22-23页
        2.2.4 电位滴定分析第23-24页
    2.3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腐殖酸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热力学第26-34页
    3.1 实验部分第26-27页
        3.1.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26页
        3.1.2 等温吸附实验第26页
        3.1.3 定量分析过程第26-27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7-32页
        3.2.1 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第27-28页
        3.2.2 等温吸附方程的模拟及分析第28-30页
        3.2.3 吸附过程的分段模拟第30-31页
        3.2.4 热力学分析第31-32页
    3.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4. 重金属/腐殖酸/活性炭三元体系中活性炭的吸附作用研究第34-50页
    4.1 实验部分第34-36页
        4.1.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34页
        4.1.2 吸附实验第34-35页
        4.1.3 活性炭吸附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第35页
        4.1.4 腐殖酸与铅、镉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分析第35-3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6-48页
        4.2.1 三元体系中活性炭对重金属/腐殖酸的吸附第36-41页
            (1) 重金属对腐殖酸在活性炭上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2) 腐殖酸对 Pb~(2+)、Cd~(2+)在活性炭上吸附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3) 等温吸附方程的模拟和分析第38-41页
        4.2.2 三元体系中的吸附作用机制第41-48页
            (1) pH 对三元体系吸附作用的影响第41-43页
            (2) 腐殖酸与两种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比较第43-46页
            (3) 三元吸附体系的红外光谱研究第46页
            (4) 三元体系互促吸附作用机制讨论第46-48页
    4.3 本章小结第48-50页
5. Fe_2O_3/ACF 阴极电芬顿高级氧化法去除水中腐殖酸第50-60页
    5.1 实验部分第51-52页
        5.1.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51页
        5.1.2 Fe_2O_3/ACF 阴极的制备第51页
        5.1.3 电芬顿反应降解腐殖酸过程第51-52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2-57页
        5.2.1 Fe_2O_3/ACF 阴极的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征第52-54页
        5.2.2 Fe_2O_3/ACF 阴极电芬顿法去除 HA第54-55页
        5.2.3 施加电位对 Fe_2O_3/ACF 电芬顿反应的影响第55-56页
        5.2.4 pH 对电芬顿反应的影响第56-57页
        5.2.5 Fe_2O_3/ACF 阴极电芬顿法去除 HA 的机制讨论第57页
    5.3 本章小结第57-60页
6. 零流电位法研究腐殖酸在碳材料表面的吸附动力学第60-70页
    6.1 实验部分第60-61页
        6.1.1 主要仪器和试剂第60页
        6.1.2 实验过程第60-61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61-69页
        6.2.1 零流电位法理论基础第61-62页
        6.2.2 腐殖酸在碳棒外表面上吸附时零流电位的变化第62-63页
        6.2.3 腐殖酸在碳棒上的吸附动力学第63-66页
        6.2.4 不同浓度 HA 在碳棒上的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第66-69页
    6.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7.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7.1 结论第70页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70-71页
    7.3 展望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8页
附录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污水再生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及工艺控制
下一篇:工业厂房浮射流预测模型及通风系统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