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仁果类论文--苹果论文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果实性状比较及贮藏性差异机理的研究

符号说明第4-8页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前言第11-2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2 前人研究进展第12-21页
        1.2.1 苹果风味物质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1 果实内糖的积累及组成第12-13页
            1.2.1.2 果实内酸的积累及组成第13-14页
            1.2.1.3 果实内类黄酮的积累及组成第14-15页
        1.2.2 苹果果实香气物质研究进展第15-18页
            1.2.2.1 苹果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第16-17页
            1.2.2.2 苹果果实香气物质的生物合成第17-18页
                1.2.2.2.1 脂肪酸途径第17页
                1.2.2.2.2 氨基酸途径第17页
                1.2.2.2.3 异戊二烯途径第17-18页
        1.2.3 苹果果实质地研究进展第18-21页
            1.2.3.1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第18-19页
            1.2.3.2 果胶甲酯酶(PME)第19页
            1.2.3.3 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水解酶(XTH)第19-20页
            1.2.3.4 淀粉酶(AM)第20页
            1.2.3.5 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α-L-Af)第20-21页
            1.2.3.6 β-半乳糖苷酶(β-Gal)第21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第21-23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3-32页
    2.1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果实性状比较第23-26页
        2.1.1 试验材料第23页
        2.1.2 试验方法第23-26页
            2.1.2.1 果实硬度与脆度的测定第23页
            2.1.2.2 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味感评价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第23页
            2.1.2.3 果肉矿质元素的测定第23-24页
            2.1.2.4 果肉花青苷含量的测定第24页
            2.1.2.5 果肉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24页
            2.1.2.6 果实香气物质的提取与检测第24-25页
            2.1.2.7 果肉糖酸组分的提取与测定第25页
            2.1.2.8 果肉类黄酮组分的提取与测定第25-26页
            2.1.2.9 数据分析第26页
    2.2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贮藏性差异机理的研究第26-32页
        2.2.1 试验材料第26页
        2.2.2 试验方法第26-32页
            2.2.2.1 果实硬度的测定第26页
            2.2.2.2 果实香气物质的提取与检测第26页
            2.2.2.3 果实乙烯释放量的测定第26-27页
            2.2.2.4 果实软化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第27-28页
            2.2.2.5 相关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分析第28-30页
            2.2.2.6 数据分析第30-3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2-46页
    3.1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果实性状比较第32-36页
        3.1.1 果实形态及品质性状第32-33页
        3.1.2 果实香气成分种类数及含量第33-34页
        3.1.3 果实糖酸组分及含量第34-35页
        3.1.4 果实类黄酮组分及含量第35-36页
    3.2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贮藏性差异机理的研究第36-46页
        3.2.1 ‘红心7号’和‘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硬度的变化第36-37页
        3.2.2 ‘红心7号’和‘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乙烯释放速率的变化第37-38页
        3.2.3 ‘红心7号’和‘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化第38-39页
        3.2.4 ‘红心7号’与‘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软化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第39-42页
        3.2.5 ‘红心7号’和‘红心9号’苹果贮藏期间香气物质合成和果实软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第42-46页
4 讨论第46-51页
    4.1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果实性状比较第46-47页
        4.1.1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糖与类黄酮调控的关系第46页
        4.1.2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高钙含量的讨论第46-47页
    4.2 两个高类黄酮苹果株系贮藏性差异机理的研究第47-51页
        4.2.1 果实硬度变化与乙烯释放及果实软化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系第47-49页
        4.2.2 果实硬度与香气成分含量及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关系第49-51页
5 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69页
致谢第69-7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架式/叶幕类型对葡萄花色苷代谢的影响
下一篇:不动杆菌P13菌株的分离及缓解黄瓜连作障碍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