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写词列表 | 第13-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6页 |
1.1 毫米波通信发展进程 | 第18-20页 |
1.2 毫米波通信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2.1 毫米波天线选择算法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2.2 全数字预编码算法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2.3 毫米波混合预编码算法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3-25页 |
1.4 符号表示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天线选择、传统全数字预编码以及混合预编码的基本原理 | 第26-40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天线选择基本原理以及传统算法 | 第26-28页 |
2.3 传统全数字预编码基本原理以及传统算法 | 第28-31页 |
2.3.1 单用户预编码 | 第28-29页 |
2.3.2 多用户预编码 | 第29-31页 |
2.4 混合预编码基本原理 | 第31-38页 |
2.4.1 混合预编码模型介绍 | 第32-33页 |
2.4.2 OMP算法 | 第33-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Massive MIMO系统上行链路中的预编码算法以及天线选择算法 | 第40-64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系统模型及其相应优化问题 | 第40-44页 |
3.2.1 系统模型 | 第40-42页 |
3.2.2 优化问题提出 | 第42-44页 |
3.3 FW-WMMSE算法 | 第44-52页 |
3.3.1 天线选择子问题 | 第44-45页 |
3.3.2 预编码优化子问题 | 第45-48页 |
3.3.3 总体算法流程及其收敛证明 | 第48-51页 |
3.3.4 一种低复杂度的矩阵求逆方法 | 第51-52页 |
3.4 基于二次函数逼近的天线选择算法 | 第52-56页 |
3.4.1 问题转化 | 第53-54页 |
3.4.2 最大化下界算法和二次函数近似 | 第54页 |
3.4.3 替代函数的光滑优化 | 第54-56页 |
3.5 仿真结果 | 第56-61页 |
3.5.1 FW-WMMSE算法的性能仿真 | 第56-60页 |
3.5.2 FW-WMMSE算法作用于稀疏优化问题的性能 | 第60-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4页 |
第四章 Massive MIMO毫米波通信系统上行链路的预编码算法以及天线选择算法 | 第64-86页 |
4.1 引言 | 第64页 |
4.2 系统模型及其相应优化问题 | 第64-67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64-66页 |
4.2.2 信道模型 | 第66-67页 |
4.2.3 优化问题提出 | 第67页 |
4.3 CCCP-WMMSE-MO算法 | 第67-78页 |
4.3.1 天线选择子问题 | 第67-70页 |
4.3.2 发送预编码向量子问题 | 第70-72页 |
4.3.3 混合接收矩阵子问题 | 第72-74页 |
4.3.4 整体算法及其复杂度分析 | 第74-77页 |
4.3.5 算法收敛性证明 | 第77-78页 |
4.4 仿真结果 | 第78-85页 |
4.4.1 算法收敛性能仿真 | 第79-81页 |
4.4.2 算法随选择天线数变化的性能 | 第81-82页 |
4.4.3 算法随RF chains数目变化的性能 | 第82-83页 |
4.4.4 算法随SNR变化的性能 | 第83页 |
4.4.5 算法复杂度仿真 | 第83-8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非线性毫米波通信系统的预编码算法 | 第86-108页 |
5.1 引言 | 第86页 |
5.2 非线性毫米波通信系统模型 | 第86-90页 |
5.2.1 系统模型描述 | 第86-87页 |
5.2.2 功率消耗模型描述 | 第87-89页 |
5.2.3 优化问题提出 | 第89-90页 |
5.3 基于对偶惩罚分解优化框架的混合收发机设计 | 第90-103页 |
5.3.1 对偶惩罚分解算法框架的介绍 | 第90-93页 |
5.3.2 问题(5.12)的转化 | 第93-94页 |
5.3.3 用于问题(5.18)的对偶惩罚分解算法 | 第94-101页 |
5.3.4 算法小结以及分析 | 第101-103页 |
5.4 一种基于线性拟合的非线性毫米波系统混合预编码算法 | 第103-105页 |
5.5 仿真结果 | 第105-10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18-119页 |
附件 | 第119-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