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非理想条件下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分析与传输技术研究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对照表第13-15页
缩略词列表第15-21页
第一章 绪论第21-37页
    1.1 本文相关技术简介第23-28页
        1.1.1 大规模MIMO技术第23-25页
        1.1.2 中继技术第25-27页
        1.1.3 低精度ADC/DAC技术第27-28页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第28-34页
        1.2.1 大规模MIMO技术第28-31页
        1.2.2 基于多对用户的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第31-32页
        1.2.3 基于低精度ADC/DAC的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第32-34页
    1.3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34-36页
    1.4 论文结构安排第36-37页
第二章 信道状态信息过期条件下大规模MIMO系统的速率分析第37-57页
    2.1 引言第37-38页
    2.2 单小区上行系统第38-40页
        2.2.1 信道估计第38-39页
        2.2.2 信道过期第39-40页
    2.3 信道过期下的和速率分析第40-43页
        2.3.1 MRC接收机第41-42页
        2.3.2 ZF接收机第42-43页
    2.4 信道预测下的和速率分析第43-48页
        2.4.1 MRC接收机第45-47页
        2.4.2 ZF接收机第47-48页
    2.5 单小区下行系统第48-50页
    2.6 多小区系统第50-52页
    2.7 仿真结果第52-56页
        2.7.1 单小区上行场景第52-53页
        2.7.2 单小区下行场景第53-54页
        2.7.3 多小区场景第54-56页
    2.8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三章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条件下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第57-93页
    3.1 引言第57页
    3.2 系统模型第57-61页
        3.2.1 放大转发中继第58-59页
        3.2.2 解码转发中继第59页
        3.2.3 信道估计第59-60页
        3.2.4 线性处理矩阵第60-61页
    3.3 频谱效率第61-72页
        3.3.1 放大转发中继第61-64页
        3.3.2 解码转发中继第64-69页
        3.3.3 仿真结果第69-72页
    3.4 能量效率第72-84页
        3.4.1 放大转发中继第73-76页
        3.4.2 解码转发中继第76-81页
        3.4.3 仿真结果第81-84页
    3.5 功率控制第84-91页
        3.5.1 放大转发中继第84-87页
        3.5.2 解码转发中继第87-90页
        3.5.3 仿真结果第90-91页
    3.6 本章小结第91-93页
第四章 基于低精度ADC的全双工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的容量分析与功率控制第93-109页
    4.1 引言第93-94页
    4.2 系统模型第94-97页
        4.2.1 信道估计第95-96页
        4.2.2 数据发送第96-97页
    4.3 系统性能分析第97-104页
        4.3.1 能量效率第101页
        4.3.2 功率分配第101-102页
        4.3.3 低精度ADC部署位置第102-103页
        4.3.4 全双工和半双工对比第103-104页
    4.4 仿真结果第104-107页
    4.5 本章小结第107-109页
第五章 基于单比特ADC/DAC的半双工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的传输理论研究第109-135页
    5.1 引言第109-110页
    5.2 基于线性收发机的性能分析与设计第110-127页
        5.2.1 系统模型第110-115页
        5.2.2 可达速率分析第115-121页
        5.2.3 功率分配第121-123页
        5.2.4 仿真结果分析第123-127页
    5.3 非线性预编码的设计第127-134页
        5.3.1 系统模型第127-128页
        5.3.2 非线性预编码设计第128-129页
        5.3.3 梯度投影算法第129-133页
        5.3.4 仿真结果分析第133-134页
    5.4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5-137页
    6.1 研究总结第135-136页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第136-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9页
附录A 第二章相关证明第149-151页
    A.1 定理2.2的证明第149-150页
    A.2 定理2.4的证明第150-151页
附录B 第三章相关证明第151-159页
    B.1 命题3.1的证明第151-154页
    B.2 命题3.3的证明第154-156页
    B.3 定理3.4的证明第156-157页
    B.4 定理3.10的证明第157页
    B.5 定理3.11的证明第157-158页
    B.6 定理3.12的证明第158-159页
附录C 第四章相关证明第159-163页
    C.1 引理4.1的证明第159页
    C.2 定理4.1的证明第159-163页
附录D 第五章相关证明第163-165页
    D.1 定理5.1的证明第163-164页
    D.2 命题5.2的证明第164-16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65-167页

论文共1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5G毫米波大规模天线系统预编码优化算法研究
下一篇:无线通信系统中面向队列稳定性的通信与计算资源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