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无砟轨道减振技术及其效果分析 | 第12-21页 |
1.2.1 日本轨道结构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12-14页 |
1.2.2 德国轨道结构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14-16页 |
1.2.3 英国轨道结构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16-17页 |
1.2.4 法国轨道结构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17页 |
1.2.5 我国轨道结构减振技术研究与应用 | 第17-18页 |
1.2.6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的减振措施 | 第18-20页 |
1.2.7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1.3.1 磁流变阻尼器的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1.3.2 磁流变阻尼力学模型 | 第22-24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2章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与理论表征 | 第25-32页 |
2.1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 | 第25-26页 |
2.2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第26-27页 |
2.3 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分析 | 第27-28页 |
2.4 修正的Dahl模型参数识别 | 第28-31页 |
2.4.1 参数识别 | 第29-31页 |
2.4.2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试验与理论模型结果对比 | 第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减振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32-53页 |
3.1 单自由度系统 | 第32-36页 |
3.1.1 单自由度系统解析解 | 第32-34页 |
3.1.2 单自由度系统数值解 | 第34-36页 |
3.2 单自由度磁流变阻尼隔振系统 | 第36-41页 |
3.2.1 引入磁流变阻尼的单自由度系统理论模型 | 第36-37页 |
3.2.2 磁流变阻尼的单自由度系统理论模型计算结果 | 第37-41页 |
3.3 浮置板轨道动力学模型 | 第41-51页 |
3.3.1 钢轨物理模型及其振动微分方程 | 第41-43页 |
3.3.2 浮置板物理模型及其振动微分方程 | 第43-44页 |
3.3.3 时域求解方法 | 第44-45页 |
3.3.4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动力学模型 | 第45-46页 |
3.3.5 计算参数及计算工况 | 第46-47页 |
3.3.6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系统理论模型计算结果 | 第47-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减振机理的试验验证 | 第53-68页 |
4.1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减振轨道试验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 第53-55页 |
4.1.1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试验装置参数确定 | 第53-55页 |
4.2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动力加载试验 | 第55-67页 |
4.2.1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55-58页 |
4.2.2 磁流变阻尼浮置板轨道试验装置组装 | 第58-61页 |
4.2.3 测点布置图 | 第61-62页 |
4.2.4 信号采集与处理 | 第62页 |
4.2.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4页 |
4.2.6 试验结果与理论结果对比 | 第64-6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