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绪论 | 第13-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4-19页 |
三.资料运用 | 第19-21页 |
第一章 唐人有关元氏起源的叙事 | 第21-37页 |
第一节 唐人编撰南北朝、隋史书中对元氏起源的记载 | 第21-30页 |
第二节 唐代墓志所见关于元氏起源的记载 | 第30-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二章 先唐时期元氏政治境遇 | 第37-53页 |
第一节 太和改制后元氏在北朝门阀体系中的地位 | 第37-42页 |
第二节 北齐、北周、隋政权中元氏境遇 | 第42-51页 |
一.北齐政权中的元氏 | 第42-45页 |
二.北周政权中的元氏 | 第45-48页 |
三.隋政权中的元氏 | 第48-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考述(上)——以北魏昭成帝子孙为中心 | 第53-92页 |
第一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及其主要活动时间幅度 | 第53-57页 |
第二节 常山王拓跋遵后裔入唐各支系婚宦情况 | 第57-81页 |
一.元文支系 | 第57-59页 |
二.元盛支系 | 第59-72页 |
三.元经支系 | 第72-75页 |
四.元祎支系 | 第75-79页 |
五.元慈支系 | 第79-81页 |
第三节 彭城公拓跋勃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 第81-92页 |
第四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考述(下)——以北魏明元帝、景穆帝、文成帝子孙为中心 | 第92-110页 |
第一节 乐安王拓跋范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 第92-95页 |
第二节 阳平王拓跋新成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 第95-101页 |
第三节 京兆王拓跋子推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 第101-105页 |
第四节 安乐王拓跋长乐后裔入唐婚宦情况 | 第105-108页 |
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五章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宦总况分析 | 第110-137页 |
第一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仕宦总况分析 | 第110-129页 |
一.从官品来看元氏任职情况 | 第110-115页 |
二.从职事来看元氏任官情况 | 第115-120页 |
三.从入仕情况看元氏家风由尚武向崇文的转变 | 第120-129页 |
第二节 入唐元氏主要支系婚姻总况分析 | 第129-136页 |
小结 | 第136-137页 |
结语 | 第137-14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40-148页 |
附录一 唐代元氏及与其相关墓志 | 第148-154页 |
附录二 入唐元氏世系整理 | 第154-167页 |
后记 | 第167-168页 |